[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汽车前防护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1334.9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2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惠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刘川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杠 小型汽车 撞击力 本实用新型 柔性撞击 整体车架 安装板 侧翼板 连接板 主进气 防撞 独立设置 分压结构 活塞压缩 抗撞装置 汽车大灯 安装架 杆回缩 进气板 真空腔 撞击体 车架 弹簧 大灯 底架 减小 壳体 吸能 焊接 头顶 受损 传递 | ||
1.一种小型汽车前防护杠,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防撞侧翼板(1)、标志安装板(2)、主进气板(3)、连接板(4)、安装架(5)、吸能抗撞装置(6)、侧翼固定板(7)、汽车大灯(8)、大灯连接板(9)、下进气板(10)、主防护杠(11)、底架(12),所述防撞侧翼板(1)设于主防护杠(11)两侧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标志安装板(2)安装于主进气板(3)正表面并且采用焊接,所述主进气板(3)设于主防护杠(11)上方,所述连接板(4)焊接于主进气板(3)两侧并且相互垂直,所述安装架(5)设于主进气板(3)上方,所述吸能抗撞装置(6)顶部焊接于主防护杠(11)背部表面并且相互垂直,所述侧翼固定板(7)下表面与防撞侧翼板(1)上表面相贴合,所述汽车大灯(8)外表面安装有大灯连接板(9)并且采用焊接,所述汽车大灯(8)通过大灯连接板(9)与防撞侧翼板(1)相连接,所述防撞侧翼板(1)内部嵌入安装有大灯连接板(9),所述下进气板(10)设于主进气板(3)下方,所述下进气板(10)两侧设有汽车大灯(8),所述主防护杠(11)上方设有标志安装板(2),所述底架(12)设于主防护杠(11)下方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安装架(5)设于底架(12)上方,所述吸能抗撞装置(6)由柔性撞击头(601)、吸能盒体(602)、导能杆(603)、弹簧(604)、缓冲垫(605)、活塞(606)、真空腔(607)、密封圈(608)、壳体(609)组成,所述撞击头(601)下表面嵌入安装有导能杆(603)并且位于同一轴心,所述吸能盒体(602)设于导能杆(603)外部,所述弹簧(604)安装于壳体(609)内部,所述缓冲垫(605)下表面与壳体(609)内表面上方相贴合,所述活塞(606)安装于导能杆(603)顶部并且相互垂直,所述真空腔(607)设于活塞(606)上方,所述密封圈(608)上表面与壳体(609)内表面相贴合,所述密封圈(608)设于导能杆(603)外表面并且位于同一轴心,所述柔性撞击头(601)设于弹簧(604)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汽车前防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5)安装于主防护杠(11)上方并且采用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汽车前防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2)设于下进气板(10)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汽车前防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志安装板(2)为圆柱体结构并且直径为16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汽车前防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体(602)顶部焊接于主防护杠(11)背部表面并且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惠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惠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133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保险杠遮蔽的仿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