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速箱油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1075.6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6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旭乾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谢毅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箱 储油 转轴 补油口 竖管 连通 本实用新型 油路系统 减速箱 进油部 注油口 横管 滤网 零部件 安全隐患 运行设备 加油口 润滑油 泵轮 上套 弯管 油量 夹杂 分设 转动 延伸 进口 出口 配合 保证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减速箱油路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一箱体、第二箱体通过注油箱连通,于第二箱体的顶部开设补油口,补油口上设竖管,于注油箱底部设储油罩,储油罩底部设注油口,所述注油口上设与其连通的进油部,进油部上设横管,横管通过弯管连通竖管,所述注油箱内设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转动设于注油箱内,所述转轴另一端延伸入储油罩内,设于储油罩内的转轴上套设泵轮;于竖管的进口、出口分设滤网。本实用新型通过加油口、补油口两种方式配合,使第一箱体、第二箱体、注油箱内油量充足,零部件运行正常,不会产生安全隐患,而通过滤网的设置,解决了润滑油夹杂杂质的问题,保证了运行设备、零部件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速箱油路系统。
背景技术
减速器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减速器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加转矩。我国减速器行业发展历史已有近40年,在国民经济及国防工业的各个领域,减速器产品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食品轻工、电力机械、建筑机械、冶金机械、水泥机械、环保机械、电子电器、筑路机械、水利机械、化工机械、矿山机械、输送机械、建材机械、橡胶机械、石油机械等行业领域对减速器产品都有旺盛的需求。
减速器通常设置有减速箱,因减速箱内的零部件均处于高速转动状态中,故减速箱内润滑油的状态属于减速器使用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要点,如果缺油,会磨损减速机齿轮,使减速箱温度过高,导致无法正常使用,严重时会导致原动机负载过高,损坏多台设备,产生安全事故,也即减速器的减速箱的油路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
而传统的减速箱,在箱体上设加油口向箱内注油,补油方式刻板不灵活,仍然可能存在油量不够,进而齿轮磨损,造成箱内温度升高的情况,产生安全事故;并且传统的减速箱加油,加入的润滑油质量无从保证,如果油中夹带杂质随油进入箱体,直接对箱内零部件产生影响,使其损坏,导致更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速箱油路系统,解决了传统的减速箱加油方式刻板不灵活,仍然存在油量不足以及加入的润滑油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减速箱油路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一箱体、第二箱体通过注油箱连通,所述第一箱体的两侧壁上分设加油口,所述第二箱体的底壁上对称设置两放油口,第二箱体的顶壁上设放气孔,于第二箱体的顶部开设补油口,补油口上设向第二箱体内延伸且贯穿第二箱体的竖管,于注油箱底部设储油罩,储油罩底部设注油口,注油箱与储油罩之间设置有过油通道,所述注油口上设与其连通的进油部,进油部上设横管,横管通过弯管连通竖管,所述注油箱内设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转动设于注油箱内,所述转轴另一端通过过油通道延伸入储油罩内,设于储油罩内的转轴上套设泵轮;于竖管的进口、出口分设滤网,所述滤网包括竖直设于竖管内的正方形的本体,本体四边均设向本体进口方向倾斜的分网,所述分网呈劣弧弓形且连接竖管。
进一步地,所述注油箱上设有分别与第一箱体、第二箱体连接的弧形板。
进一步地,于注油箱顶部设转动装置,设于注油箱内的转轴延伸出注油箱并与转动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注油箱的顶部下表面、底部上表面均设有用于固定竖管的放置座。
进一步地,所述注油箱的的底部下表面上设有用于固定竖管的固定座。
进一步地,注油口内插接塞子。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①、两个加油口保证了加油的速率、效率,使得补油及时,从而使得第一箱体、第二箱体、注油箱内油量充足,零部件运行正常,不会产生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旭乾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旭乾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10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式高速电机轴承供油泵结构
- 下一篇:一种MC铸型尼龙耐磨上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