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回转型位置反馈单元驱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3236.3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8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朱性利;丁冬平;李树鹏;邱进杰;周礼峰;蔡家藩;张志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7/10 | 分类号: | G21C17/1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安娜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置反馈单元 密封腔体 随动轮 从动轮组件 驱动结构 转型 本实用新型 反馈单元 核电领域 极性相反 检查设备 结构安装 驱动位置 安装座 摆动杆 换料机 密封腔 钕磁铁 棒随 同轴 升降 体内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下回转型位置反馈单元驱动结构,包括安装座、摆动杆、密封腔体组件、从随动轮组件和位置反馈单元,密封腔体组件外部设有随动轮组件,内部设有从动轮组件,位置反馈单元设于密封腔体组件的密封腔体内,且密封腔体组件、随动轮组件、从动轮组件同轴;随动轮组件和从动轮组件分别设有极性相反的钕磁铁。本结构安装在RCCA检查设备上,当RCCA单棒随换料机升降时,通过驱动结构驱动位置反馈单元从而获得单棒的位置和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反应堆控制棒束组件超声检验的水下回转型位置反馈单元的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压水堆核电厂控制棒束组件(以下简称RCCA)用于调节反应堆功率和紧急时停堆,在整个核电站安全运行中肩负重要作用。反应堆运行期间,RCCA受水流冲击、控制棒步进运动以及高辐射环境下的材料蠕变,会产生磨损、肿胀、裂纹等缺陷。为保障核电厂安全运行,需定期对RCCA实施超声检验。
在实施RCCA检验时,RCCA单棒升降的同时驱动水浸聚焦超声探头绕RCCA单棒快速旋转实施超声检验,实现对RCCA单棒的螺旋扫查。为避免漏检和减少复检率,每次螺旋扫查的螺距应一致,需得到RCCA单棒升降、超声探头转动的速度的准确反馈。超声探头转速可通过电机尾部自带位置反馈单元获得,而RCCA单棒升降由核电厂燃料厂房换料机驱动,需通过专用RCCA单棒轴向位置反馈部件获得准确位置和速度。
RCCA单棒为薄壁细径长棒,表面光滑,且与配插的燃料组件导向管之间间隙较小,轴向位置反馈部件在获得RCCA单棒轴向位置时应避免对单棒表面造成损坏。同时,各RCCA单棒之间空隙较小,轴向位置反馈部件应结构紧凑,并满足水下工作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回转型位置反馈单元驱动结构,其能够在RCCA单棒随换料机升降时获得单棒的位置和速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下回转型位置反馈单元驱动结构,包括底部的安装座、设于与安装座销轴连接的摆动杆、与摆动杆连接的密封腔体组件,以及通过密封腔体组件内安装的随动轮组件、从动轮组件、位置反馈单元,所述的摆动杆能够绕其与安装座的连接点摆动;所述的密封腔体组件包括密封腔体,其一端设有芯轴,所述的芯轴在该端面的内外均延伸一段,芯轴的外部段上设有随动轮组件,芯轴的内部段上设有从动轮组件;所述的位置反馈单元设于密封腔体组件的密封腔体内,且密封腔体组件、随动轮组件、从动轮组件同轴;所述的随动轮组件和从动轮组件分别设有极性相反的钕磁铁。
所述的密封腔体包括密封罩和密封腔体座,所述的密封罩为圆筒形结构,其一端设有安装孔,另一端密封连接密封腔体座,所述的密封腔体座主体同样为圆筒形,其一端加工有法兰,另一端中心加工有芯轴,芯轴在该端面的内外均延伸一段,芯轴的外部段上设有随动轮组件,芯轴的内部段上设有从动轮组件,所述的密封腔体座与密封罩同轴安装。
所述的密封腔体座采用非铁磁性材料。
密封罩和密封腔体座通过密封圈实现轴向密封连接。
所述的随动轮组件包括随动轮盘、第一钕磁铁、第一深沟球轴承,从动轮组件包括第二钕磁铁、第二深沟球轴承和从动轮盘;所述的随动轮盘为圆盘形,其中心孔通过第一深沟球轴承与密封腔体组件中的芯轴连接,中心孔周边圆周分布若干孔,孔内设有第一钕磁铁;所述的从动轮盘的中心孔通过第二深沟球轴承与密封腔体组件中的芯轴连接,中心孔周边圆周分布若干孔,孔内设有第二钕磁铁,且第一钕磁铁和第二钕磁铁极性相反。
所述的摆动杆则通过中心孔与芯轴配合安装,并通过螺钉固定。
所述的密封腔体组件的密封腔体内设有位置反馈单元安装套筒,位置反馈单元通过止口定位的方式同轴设于位置反馈单元安装套筒内。
所述的位置反馈单元安装套筒内设有弹性挡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32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