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温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9982.3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7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郝永常;吴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采集模块 制冷装置 新能源汽车 车载电脑 驱动电机 电动机定子铁芯 电源 温度传感器 温度信息 温控装置 半导体制冷片 控制制冷装置 温度控制装置 半导体制冷 本实用新型 驱动电动机 设定值比较 定子绕组 模数转换 实时控制 输出电流 温度参数 制冷量 冷却 自动化 传送 采集 传输 |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温控装置,其包括车载电脑、制冷装置、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及12VDC电源;所述制冷装置为设置于电动机定子铁芯与外壳之间的半导体制冷片,制冷装置连接12VDC电源,用于定子绕组的冷却;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电动机定子铁芯与制冷装置之间,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用于采集温度信息并传输至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将温度信息经模数转换后传送至车载电脑,车载电脑将接收到的温度参数与设定值比较后调整与之连接的12VDC电源的输出电流大小,控制制冷装置的制冷量,实现驱动电动机温度的实时控制。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温度自动化、直接控制的半导体制冷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控制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动机相当于燃油汽车的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更是决定电动汽车质量的重要因素。其工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汽车质量、速度、运行里程和使用寿命,然而它的使用寿命除与机械制造质量有关外,更主要的是与对它的转速要求以及使用环境温度密切相关。如转速10000转/分以上,扭矩200nm左右,绝缘等级以H级为例(最高摄氏温度为180°)据研究表明,“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其工作环境温度在绝缘等级所规定最高温度的基础上,每增加10度其寿命就要减半”。由此看来,温度是影响电动机运行寿命的致命因素。
为了保证驱动电动机的工作温度在其绝缘等级所对应的最高温度范围内,目前采取的冷却措施是自然冷却、风扇强制通风,冷却液及车载空调制冷剂循环制冷等间接散热方式。其效果均不够理想,并且存在如下诸多缺点:
(一)风扇、压缩机消耗电池组能量较大很不节能。
(二)冷却液、制冷剂对环境污染影响极大。
(三)冷却效果差,散热效果不理想而且还需要定期维护。
(四)循环制冷系统结构复杂,经济性差,还会因此增加驱动电动机的体积(汽车界有句行话叫做“宁减一斤,不增十匹”的说法)。
(五)机械振动噪音源增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温度自动化、直接控制的半导体制冷温度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温控装置,其包括车载电脑、制冷装置、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及12VDC电源;所述制冷装置为设置于电动机定子铁芯与外壳之间的半导体制冷片,制冷装置连接12VDC电源,用于定子绕组的冷却;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电动机定子铁芯与制冷装置之间,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用于采集温度信息并传输至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将温度信息经模数转换后传送至车载电脑,车载电脑将接收到的温度参数与设定值比较后调整与之连接的12VDC电源的输出电流大小,控制制冷装置的制冷量,实现驱动电动机温度的实时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为半圆形瓦片状,其内半径大于驱动电动机定子铁芯外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的制冷装置为相对扣在驱动电动机定子铁芯上的两片串联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的制冷装置安装在电动机定子铁芯与外壳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厚度为3mm。
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两面均涂覆有硅胶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由于采用了节能环保的半导体制冷技术,使半导体制冷温度控制装置与车载电脑(ECU)的紧密结合,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 可实现对驱动电动机温度的有效控制;
2). 采用半导体制冷技术耗电省,效率高,节能可达5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99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结构的控温范围内局部恒温控制器
- 下一篇:智能集成化学实验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