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车巡线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0236.4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1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周美丽;李鹏;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6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传感器 单片机控制模块 两组线圈 载流导线 车体 控制系统 智能车 巡线 电机驱动模块 舵机控制模块 连接电源模块 速度检测模块 本实用新型 电力输出端 电力输入端 感应电动势 信号输出端 直线轨道 直导线 智能化 对称 采集 行驶 | ||
智能车巡线控制系统,包括载流导线轨,车体底部设置有两组线圈,两组线圈的位置关于载流导线轨对称;车体上设置有电压传感器一和电压传感器二,电压传感器一和电压传感器二分别连接两组线圈,电压传感器一和电压传感器二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速度检测模块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连接舵机控制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电力输入端连接电源模块的电力输出端;使用时,通过采集两组线圈在载流导线轨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判断是否沿直线运用,控制车体重新回到直线轨道上沿直导线行驶;本实用新型具有,具有智能化控制,结构简单的有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控制领域,特别涉及智能车巡线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车技术已成为国际联盟人工智能项目开发的目标,智能车技术具有学科跨度广、展示性强的特点,国内对于智能车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人工智能与智能实验室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他们研制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实验车“THMR-Ⅴ”已经能够在较复杂的环境自行行驶,系统中采用激光雷达和摄像头作为视觉系统,且利用自主研发的智能车信息采集、处理以及控制系统,控制智能车的行驶,其缺点在于,结构复杂,应用范围比较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车巡线控制系统,能够通过检测载流导线周围的电磁场信号强弱不同,从而控制智能小车沿载流导线前进,具有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智能车巡线控制系统,包括单条载流导线轨,单条载流导线轨设置在车体下方,车体底部设置有两组线圈,两组线圈的位置关于载流导线轨对称;车体上设置有电压传感器一1和电压传感器二2,电压传感器一1和电压传感器二2分别连接两组线圈,电压传感器一1和电压传感器二2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3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和第二信号输入端;车体上设置有速度检测模块4,速度检测模块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3的第三信号输入端;单片机控制模块3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舵机控制模块5的信号输入端,单片机控制模块3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机驱动模块6的信号输入端;单片机控制模块3电力输入端连接电源模块7的电力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单片机控制模块3采用MC9S12DG128单片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单片机控制模块3的第四信号输入端连接辅助调试模块8,用于参数的设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关于载流导线轨对称设置的两组线圈,通过采集两组线圈在载流导线轨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判断是否沿直线运用,控制车体重新回到直线轨道上沿直导线行驶。小车弯道行驶时,由于载流导线轨弧线部位两侧的磁力线密度不同,则小车中两边的线圈感应出的电动势不同,即是弧线内侧线圈大于弧线外侧线圈的感应电动势,反馈信号通过系统处理可及时引导小车拐弯,具有智能化控制,结构简单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安大学,未经延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02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污染源自动导巡机
- 下一篇: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