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1398.X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2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冯应宽;左强;董艳伟;陈龙华;刘阳;李学存;李朝军;牛瑞峰;王海东;李忠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3 | 分类号: | B60K15/03;B60K15/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丽娜;李健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箱 壳体 绑带 汽车燃油箱 安装结构 汽车底板 本实用新型 汽车技术领域 壳体固定 汽车结构 一端连接 窜动 底面 绕过 支架 汽车 摩擦 损伤 噪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和汽车,所述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包括燃油箱壳体和用于将所述燃油箱壳体固定于汽车底板上的刚性绑带,所述刚性绑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汽车底板位于所述燃油箱壳体一侧的部分上、另一端绕过所述燃油箱壳体的底面连接于所述汽车底板位于所述燃油箱壳体另一侧的部分上,并且,所述刚性绑带在至少一端附近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刚性绑带和所述燃油箱壳体的支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利于避免或者减少燃油箱发生窜动而与相邻的其它汽车结构发生碰撞、摩擦等从而造成损伤并发出噪音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和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燃油箱的布置方式主要有两种,螺栓固定及绑带固定,对于用绑带固定汽车燃油箱的方式,在汽车的启动、刹车等情况时,由于惯性,容易导致燃油箱来回晃动,若设计间隙不够,会导致汽车燃油箱与周围部件发生接触、碰撞,尤其是与汽车的后副车架、后悬置安装支架的碰撞极度危险,可能导致汽车燃油箱的破损、漏油,最终导致燃油燃烧、汽车燃烧,甚至爆炸。
目前大部分汽车燃油箱设计都会与周围其他部件留有较大间隙,但仍不足以防止汽车发生碰撞或急速刹车时燃油箱窜动的惯性,因此,部分汽车会在燃油箱的靠车头位置设计防撞结构,避免汽车发生碰撞导致的燃油箱破损、泄露,现有燃油箱防撞结构大部分都用使用橡胶垫,参见图1,燃油箱壳体1通过刚性绑带3固定于汽车底板上,燃油箱壳体1上粘接橡胶垫2来缓冲燃油箱壳体1与周围其他部件之间产生的接触和碰撞,但此种结构只能保护燃油箱壳体1的粘贴有橡胶垫2的一侧,使该侧与其余部件不发生直接接触,但对于燃油箱壳体1的其余部分则起不到保护作用,并且因粘接的橡胶垫2本身连接可靠性较差,在一定时间后易发生松动、脱落,使燃油箱壳体1的防撞功能丧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以避免或者减少燃油箱发生窜动而与相邻的其它汽车结构发生碰撞、摩擦等从而造成损伤并发出噪音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所述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包括燃油箱壳体和用于将所述燃油箱壳体固定于汽车底板上的刚性绑带,所述刚性绑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汽车底板位于所述燃油箱壳体一侧的部分上、另一端绕过所述燃油箱壳体的底面连接于所述汽车底板位于所述燃油箱壳体另一侧的部分上,并且,所述刚性绑带在至少一端附近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刚性绑带和所述燃油箱壳体的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刚性绑带且中间部分突起至邻近所述燃油箱壳体,所述中间部分和所述燃油箱壳体与所述中间部分对应的部分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部分和所述燃油箱壳体与所述中间部分对应的部分上彼此对应地分别形成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用于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螺栓以及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用于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的第一柔性缓冲件和第二柔性缓冲件,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和所述第二柔性缓冲件的外周面上均形成有沿周向的卡槽,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边缘能够分别卡入所述卡槽中,以使得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和所述第二柔性缓冲件能够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和所述第二柔性缓冲件分别形成有沿轴向的中央通孔,所述螺栓的杆部的外径与所述中央通孔的内径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尺寸规格相同,并且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和所述第二柔性缓冲件的尺寸规格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燃油箱壳体包括向外突出的边沿,所述第一通孔形成于所述边沿上。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部分包括彼此成角度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以与所述刚性绑带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段或者所述第二段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13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货车油箱防盗系统
- 下一篇:多重防盗碰动无线发射声光报警油浮子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