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栖生物吸取样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3762.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6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范云龙;张奇峰;李彬;杜林森;孙斌;张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G01N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组件 磁力开关 支撑框架 储物筒 本实用新型 底栖生物 盖板 磁块 顶帽 吸水 转动 吸管 水下机器人 沿圆周方向 均匀安装 均匀放置 控制旋转 旋转定位 云台驱动 转动安装 作业工具 过滤网 吸水泵 下端 云台 维护 | ||
1.一种底栖生物吸取样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盖板(2)、旋转组件(4)、云台(6)、磁力开关(7)、磁块(8)、储物筒(9)及吸水顶帽(10),其中云台(6)及盖板(2)分别安装在支撑框架(1)的上部,所述支撑框架(1)的下部转动安装有由云台(6)驱动旋转的旋转组件(4),该旋转组件(4)上均匀放置有多个随旋转组件(4)转动的储物筒(9);所述旋转组件(4)的底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安装有数量与储物筒(9)数量相同的磁块(8),并与储物筒(9)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框架(1)的下端设有磁力开关(7),各所述磁块(8)随旋转组件(4)转动到磁力开关(7)处时通过该磁力开关(7)控制旋转组件(4)旋转定位;所述吸水顶帽(10)安装在盖板(2)上,该吸水顶帽(10)内分别设有与吸水泵相连通的通道A(22)及与吸管相连通的通道B(23),该通道A(22)与通道B(23)相互独立;每个所述储物筒(9)的顶部设有分别与通道A(22)和通道B(23)相连通的通道A'(24)和通道B'(25),该通道A'(24)设有过滤网(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栖生物吸取样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储物筒(9)通过磁力开关(7)控制旋转定位,其中一个储物筒(9)的定位位置位于所述吸水顶帽(10)的下方,且该储物筒(9)的轴向中心线与吸水顶帽(10)的轴向中心线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栖生物吸取样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B(23)位于吸水顶帽(10)的中间,所述通道A(22)位于该通道B(23)的外围、呈弧形;所述通道B'(25)位于储物筒(9)顶部的中间,在该通道B'的外围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呈弧形的通道A'(24),每个所述通道A'(24)均设置有过滤网(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栖生物吸取样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顶帽(10)上分别设有与通道A(22)连通的接头A(20)和与通道B(23)连通的接头B(21),该接头A(20)的轴向中心线与接头B(21)的轴向中心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栖生物吸取样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上部中间设有用于安装云台(6)的云台固定件(13),该云台固定件(13)的两侧对称连接有上横梁(15),每侧的上横梁(15)均连接有上纵梁(14),每侧的上纵梁(14)分别通过竖梁(16)连接有下纵梁(17),两侧的所述下纵梁(17)之间通过下横梁(18)相连,在所述下横梁(18)的中间设有底板(19),该底板(19)位于所述云台固定件(13)的下方、与所述旋转组件(4)的底部转动连接;两侧所述上纵梁(14)之间通过弧形角铝(11)相连,该弧形角铝(11)与所述上横梁(15)之间连接有角铝(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栖生物吸取样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安装在弧形角铝(11)、角铝(12)及上横梁(15)上,所述磁力开关(7)安装在任一侧的所述竖梁(16)的下端,所述底板(19)的中心设有与所述旋转组件(4)转动连接的球轴承(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栖生物吸取样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上安装有活动盖板(3),该活动盖板(3)的一端通过合页(32)与盖板(2)铰接,另一端设有与盖板(2)连接的搭扣(3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栖生物吸取样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4)包括主轴(41)、储物筒挡板(42)、肋板(43)及储物筒支撑板(44),该主轴(41)的上端与所述云台(6)的输出端相连,由该云台(6)驱动主轴(41)做旋转运动,所述主轴(41)的下端连接有支持轴(45),该支持轴(45)与所述支撑框架(1)转动连接;在所述主轴(41)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连接有多个肋板(43),每个所述肋板(4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储物筒挡板(42)和储物筒支撑板(44)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376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爪式锁紧机构
- 下一篇:一种尾鳍推力性能研究用仿生机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