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组件及电组件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05230.9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5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壮一郎;长原悠;稻垣泰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9/20 | 分类号: | H01G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电极 对向电极 导通材料 电组件 导电粒子 基材 第二电极 第一电极 导通 制造 | ||
一种电组件,其具备导通材料,所述导通材料与第一基材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基材上的第二电极相接触,并且设置于所述半导体电极和所述对向电极之间。所述导通材料含有能够使所述半导体电极和所述对向电极之间导通的导电粒子,一部分或全部的所述导电粒子与所述半导体电极和所述对向电极这二者相接触,并且,插入至所述半导体电极和所述对向电极的至少之一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组件及电组件的制造方法。本申请基于2016年2月18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6-028968号及2016年8月22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6-161884号主张优先权,并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太阳能电池作为清洁能源的发电装置而受到关注,并且硅类太阳能电池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开发不断推进。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高光电转化效率并且容易经济地量产,因此其结构及制造方法被广泛研究。
以上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为代表,在需要密封的电组件中,将多个单元排列于同一平面内而进行制造时,例如在相接的单元间,为将第一单元的上侧电极与第二单元的下侧电极电连接,并且,将电解质等元件密封于电极间,而形成“密封材料/导通材料(例如导线、导电性糊剂等)/密封材料”的结构。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光电转化组件,其将光电转化元件排列设置于同一平面内而成,上述光电转化元件包括透明电极、对向电极、以及密封这些电极使其绝缘的密封绝缘部。在所述光电转化组件中,为将相邻的光电转化元件相互电连接,将第一光电转化元件的透明电极部件的一部分与第二光电转化元件的对向电极部件的一部分以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并且将导通材料配置于第一以及第二光电转化元件之间。由此,形成多个单元间的串联结构。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光电转化元件为代表的现有电组件中,使用金属制的导线等作为导通材料,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在利用激光或超声波焊接等切断单元时,难以切断导通材料,并且切断单元十分费事。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已知有使用在粘合剂中具有导电性填料形成的导电性糊剂来实现电连接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1-3578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
然而,现有的导电性糊剂不具备充分的导电性能,来确保电组件的光电转化元件之间的电连接。具体而言,现有导电糊剂对膜等基材的追随性低,导电性糊剂从基材剥离时,存在不能除去导电性糊剂与基材的接触点的问题。因此,使用导电性糊剂的电组件存在品质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为了提供一种切断的容易性和品质的高稳定性能够得到确保的电组件及电组件的制造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组件,其具有导通材料,所述导通材料与第一基材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基材上的第二电极相接触,并且,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所述导通材料含有能够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导通的导电粒子,一部分或全部的所述导电粒子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这二者相接触,并且,插入至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之一中。
根据上述构成,例如,在构成电组件的电极之间配置导通材料(或者作为导通材料的未固化的导电性糊剂)时,导电粒子沿着电极的延伸方向分散。由此,电极延伸方向上的导电粒子之间相对较软且容易切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52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