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箔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该铜箔的电极、包括该电极的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6666.X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5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金昇玟 | 申请(专利权)人: | SK纳力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M4/131;H01M4/36;H01M10/052;C25D3/38;C25D17/02;C25D7/06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向勇 |
地址: | 韩国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箔 及其 制造 方法 包括 电极 二次 电池 | ||
1.一种二次电池用铜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制造具有无光泽面和光泽面的铜膜的步骤;
分别在所述铜膜的所述无光泽面和所述光泽面上形成第一铜凸起层和第二铜凸起层的步骤;以及
分别在所述第一铜凸起层和所述第二铜凸起层上形成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的步骤,
形成所述第一铜凸起层和所述第二铜凸起层的步骤是,通过将所述铜膜依次穿过两个以上的核生成电镀槽和两个以上的核生长电镀槽来执行的,
每个所述核生成电镀槽的第一电解液包含8g/L至25g/L的铜离子、50g/L至160g/L的硫酸以及0.05g/L至1g/L的第一添加剂,
每个所述核生长电镀槽的第二电解液包含30g/L至70g/L的铜离子、50g/L至160g/L的硫酸以及0.03g/L至1.2g/L的第二添加剂,
所述第一添加剂和所述第二添加剂分别是Fe、Mo、W、V、Co、Cr、Mn、Zn或者这些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经由所述核生成电镀槽而施加的总电流为3000A至7000A,经由所述核生成电镀槽而施加的总电流与经由所述核生长电镀槽而施加的总电流之比为0.2至2,
制造所述铜膜的步骤是,通过向在电解液内互相隔开间隔而配置的阳极板和旋转阴极滚筒进行通电来执行的,
所述旋转阴极滚筒的表面是,通过具有#800至#1500的粒度的研磨刷来进行研磨的表面,
制造所述铜膜的步骤包括:
在600℃至800℃下对铜线进行热处理的步骤;
对热处理了的所述铜线进行酸洗的步骤;
将酸洗了的所述铜线投入到所述电解液内的步骤;
在酸洗了的所述铜线存在于所述电解液内的期间,通过向所述阳极板和所述旋转阴极滚筒通电来进行电镀的步骤;以及
在进行所述电镀的过程中,执行所述电解液的连续过滤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铜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于制备所述铜膜的所述电解液包含50g/L至100g/L的铜离子、50g/L至150g/L的硫酸、50ppm以下的氯离子以及有机添加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用铜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添加剂是,羟乙基纤维素、有机硫化物、有机氮化物或者这些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铜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是,通过利用铬酸盐、苯并三唑以及硅烷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的防腐蚀处理来形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K纳力世有限公司,未经SK纳力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66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