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用零件的制造方法及汽车用零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5357.9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0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和田学;铃木康司;长谷川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C37/15;B21D26/043;B21D53/88;B60G7/00;B60G9/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零件 制造 方法 | ||
汽车用零件的制造方法具备:成型工序,通过冲压加工使由金属材料或包含金属和树脂的复合材料形成的中空管的一部分从管外方向管内方越过上述中空管的轴心而变形,成型上述中空管的一部分变形为凹状的变形部;和变形工序,使上述变形部构成的闭截面中的残留应力高的部位进行面外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零件的制造方法及汽车用零件。
背景技术
将中空管(单管)从管外方向管内方压扁的冲压加工和通过冲压加工得到的塑性加工品被作为汽车用零件广泛使用。以下,作为汽车用零件的代表例而以扭力梁为例进行说明。
扭力梁式悬架装置由扭力梁和拖曳臂等构成。在该扭力梁中有板扭力梁和管扭力梁。在管扭力梁的轴向的端部,设置有与拖曳臂接合的管端接合部。此外,在管扭力梁的轴向的中央附近,为了确保车体的侧倾刚度而设置有截面形状被成型为V字或U字状的扭力部。为了得到该扭力部的截面形状,在管扭力梁的制造方法中,用冲压加工将单管沿着轴向从管外方向管内方压扁(例如,日本特开2011-635号公报)。
扭力梁由于在使用中在从路面受到的外力下变形而疲劳,所以需要研究不疲劳破坏的材料/形状/工序。此外,从燃耗提高的观点而要求扭力梁的轻量化,兼顾疲劳特性提高和轻量化是重要的。这些解决技术提出了各种各样,大体上分可以集中在以下4点。
(1)关于通过避免应力集中及局部变形而疲劳特性提高的扭力梁的形状的技术(例如,日本特开2007-76410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52740号公报)。
(2)在成型后淬火而提高材料强度、不将残留应力除去而使疲劳特性提高的技术(例如,日本特开2001-321846号公报)。
(3)将成型时的残留应力用退火除去而使疲劳特性提高的技术(使用在退火时表面不软化的材料。例如,日本特开2009-155730号公报)
(4)关于能够降低残留应力的成型方法的技术(例如,日本特开2013-914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中的(1)的技术限于能够兼顾零件刚性和轻量化的形状,适用范围较窄。(2)、(3)的技术需要热处理,在品质管理和生产成本方面有问题。因此,从扭力梁的成本降低和全球供应性的观点,要求不热处理而使疲劳特性提高的技术。此外,如果不仅是降低管内表面的拉伸残留应力、而能够压缩残留应力,则由于有将在管内表面上已发生的疲劳龟裂闭合的作用,所以疲劳特性提高。因而,还要求有产生压缩残留应力而提高疲劳特性的技术。所以,本发明者们以(4)的观点来指引新技术的开发。
本发明者们在日本特开2013-91433号公报中,之前开发了在将扭力梁成型后通过将残留应力高的部位扩管而使拉伸残留应力降低的方法。但是,在该方法中,有可能不能使扭力梁的疲劳特性充分地提高。
考虑到上述事实,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成型后不进行淬火或退火、也能够降低变形部的管内表面的拉伸残留应力而使变形部的疲劳特性提高的汽车用零件的汽车用零件的制造方法及汽车用零件。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汽车用零件的制造方法具备:
成型工序,通过冲压加工使由金属材料或包含金属和树脂的复合材料形成的中空管的一部分从管外方向管内方越过上述中空管的轴心而变形,成型上述中空管的一部分变形为凹状的变形部;和变形工序,使上述变形部构成的闭截面中的在凹状的开口端部相互对置的部位分别进行面外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53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生产硬化钢部件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压制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和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