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来制造人员运送设备的承载结构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6426.8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3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曼弗雷德·加特纳;理查德·舒茨;托马斯·考卡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3/00 | 分类号: | B66B2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靖亮 |
地址: | 瑞士赫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来 制造 人员 运送 设备 承载 结构 装置 | ||
介绍了一种装置(100)以及一种生产线(200),用于制造例如自动扶梯的人员运送设备所用的承载结构(1),所述装置具有部分自动化或全自动化地工作的而且相互协作的连接站(101、102、103)的按顺序的结构。每个连接站(101、102、103)具有呈至少一个保持装置(31、35、39)和至少一个焊接机器人(33、37、41)以及可选地至少一个操作机器人(38、313、321)的形式的部件和机器。连接站(101、102、103)在其中所用的部件和机器方面以如下方式设计,使得中间产品能够高效并且分别与后续的连接站相协调地制造,使得中间产品能够按顺序而且以优化的短周期时间从连接站继续给送至连接站,以便在序列的末端能够提供制造完成的、能够承载负荷的框架(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诸如自动扶梯、移动步道等人员运送设备的承载结构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人员运送设备用于在建筑物中例如在不同高度水平之间或同一高度水平内运送人员。自动扶梯(也称为滚梯)例如经常用于,将人员例如在建筑物中从一层运送到另一层。移动步道可用于,例如在一个楼层内、在水平平面内或者在仅稍微倾斜的平面内运送人员。
人员运送设备通常具有用作负荷承载结构的承载结构。在此,这种承载结构被设计成,吸收作用在人员运送设备上的静态和动态力,例如被运送人员的重力、由人员运送设备的驱动引起的力等,并且将所述力继续传导到容纳人员运送设备的建筑物的承重承载结构上。为此目的,人员运送设备可以支承并固定在建筑物上的适当构造的支承部位上。根据构造方案,承载结构例如可以跨越建筑物的两个或更多平面或楼层和/或在建筑物内的同一楼层内跨越更短或更长的距离地延伸。
在此,以安装状态支撑在建筑结构的安放部位上的承载结构可以容纳人员运送设备的能够移动的还有固定布置的部件。根据人员运送设备的作为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构造方案,这样的部件可以例如构造为:梯级带、托板带、转向轴、驱动轴、驱动马达、传动装置、控制器、监控系统、安全系统、栏杆、梳板、支承部位、运行带和/或导轨。
出于稳定性原因和重量原因,人员运送设备的承载结构通常被设计为框架结构。在此,形成承载结构的框架结构通常由至少三个部分或区段组成,在下文中将其称为下部件、中部件和上部件。针对承载结构应当用于支撑自动扶梯的情况,下部件和上部件各自通常需要水平布置的部件,其中,下部件例如可以布置在建筑物的较低的区域中,上部件可以布置在建筑物中位置较高的区域中。在这种情况下,中部件连接下部件和上部件,并且为此通常与穿过建筑物的水平方向成一个倾斜角度地延伸。
然而,应注意,本文中的表述“下部件”、“中部件”和“上部件”不一定被设定为表示承载结构内的几何布置方案。例如,这些部件在承载结构设置为水平延伸的移动步道的情况下,可以布置在一个平面中彼此前后并且彼此并排相邻地布置。
形成承载结构的框架结构(包括其下部件、中部件和上部件)通常由多个相互连接的、承载负荷的框架部件组成。这种框架部件可包括例如所谓的上部件带和下部件带以及将这些带相互连接的横向梁、对角梁和/或柱。此外,可以提供辅助作为补充的结构,例如角撑板、角板、保持板、油底壳板、拱腹板等。
为了确保承载结构的足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各个框架部件必须足够稳定地互连。为此目的,大多数情况下,框架部件焊接在一起。通常在此,每个单独的框架部件必须与框架结构的其他框架部件以稳定和承载负荷的方式焊接在一起。
通常,框架部件的这种焊接结合绝大部分是手动的。由于人员运送设备的框架结构最终必须承载人员并因此是对于安全关键的部件,为此通常必须使用经过认证的焊工,然后焊工将框架部件非常耗时地焊接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的相当多的劳动力和时间导致高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温特奥股份公司,未经因温特奥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64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