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重机吊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0326.2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1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T·林德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尼全球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0 | 分类号: | B66C11/00;B66C11/04;B66C11/06;B66D3/04;B66D3/06;B66D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赵培训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吊运车 | ||
1.一种起重机吊运车,其被布置成沿起重机的主支撑结构(2)运动,其中所述吊运车(1;100;200;300;400)包括:
支撑框架结构(3;103;203;303;403);
支承轮(4),所述支承轮被紧固至所述支撑框架结构并且所述吊运车通过所述支承轮被布置成沿所述主支撑结构运动;
提升机构,该提升机构具有:用于提升绳索(6)的绳索卷筒(5);绳索轮装置,所述绳索轮装置具有上部绳索轮装置(7)以及下部绳索轮装置(8)并且通过所述绳索轮装置能将所述提升绳索从所述绳索卷筒引导至所述吊运车上的固定的紧固点(X);以及与所述提升绳索配合而用于提升负载的提升构件(9);
其中,所述绳索卷筒(5)被支撑至所述吊运车的所述支撑框架结构,以使得所述绳索卷筒的轴(5a)平行于所述主支撑结构;
其中,所述上部绳索轮装置(7)以及下部绳索轮装置(8)沿所述绳索卷筒(5)的轴向方向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紧固点(X)所处的那一侧上的绳索卷筒端部外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框架结构(3;103;203;303;403)被分成两个单独的框架部分,即,第一框架部分(3a;103a;203a;303a;403a)以及第二框架部分(3b;103b;203b;303b;403b),其中所述第一框架部分支撑所述绳索轮装置以及处于该绳索轮装置一侧上的绳索卷筒端部,并且所述第二框架部分支撑所述绳索卷筒的相对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绳索轮装置(7)的轴(7a)、所述下部绳索轮装置(8)的轴(8a)与所述绳索卷筒(5)的轴(5a)处于不同的竖直平面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竖直平面彼此之间的距离基本上等于所述绳索卷筒(5)的直径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吊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绳索轮装置(7)、所述下部绳索轮装置(8)沿所述绳索卷筒(5)的轴向方向完全地位于所述紧固点(X)所处的那一侧上的绳索卷筒端部外部。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吊运车,其特征在于,紧邻所述绳索卷筒(5)的所述上部绳索轮装置(7)的轴(7a)相对于穿过所述绳索卷筒的竖直平面倾斜。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吊运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部绳索轮装置(7)与相邻的绳索卷筒(5)的端部之间,已经布置旋转联接件(216),以容许所述上部绳索轮装置与所述绳索卷筒围绕竖直轴线的相互旋转。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吊运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框架部分与相邻的绳索卷筒(5)的端部之间,已经布置旋转联接件(217),以容许所述第二框架部分与所述绳索卷筒围绕竖直轴线的相互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吊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运车为一种在一个主支撑结构(2)下方运动的吊运车,其中所述提升绳索(6)的从所述绳索卷筒(5)的分离点、与所述绳索卷筒相邻的所述上部绳索轮装置(7)的至少轴(7a)以及所述提升绳索紧固至所述吊运车上的紧固点(X)的紧固部基本上处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个竖直平面适于基本上沿所述主支撑结构(2)的竖直的主惯性轴线的方向延伸且在所述主支撑结构的竖直的主惯性轴线所限定的平面处经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绳索(6)的从所述绳索卷筒(5)的分离点、与所述绳索卷筒相邻的所述上部绳索轮装置(7)的轴(7a)以及所述提升绳索紧固至所述吊运车上的紧固点(X)的紧固部基本上处于同一个水平平面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吊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运车为一种在两个主支撑结构(2)上运动的吊运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尼全球公司,未经科尼全球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03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