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诊断分析仪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4586.7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3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M·T·范司克乐;B·A·塞尔夫;A·塞德洛斯基;J·D·克莱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东升;赵蓉民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诊断 分析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分析由预分析系统准备的生物样品的分析仪和一种操作接收由预分析系统准备的样品的分析仪的方法。该分析仪是自动化的,并且接收来自预分析系统的承载样品的穿梭器。分析仪具有机器人,该机器人将穿梭器从预分析系统转移到分析仪中。然后将穿梭器放置在穿梭器保持组件中。自动诊断分析仪包括库存机器人,该库存机器人包括库存扫描器和被配置为处理大量耗材的末端执行器,包括样品容器穿梭器、扩增盒、液体试剂板、干试剂板和样品处理板。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6年4月2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326,259的申请日的权益,以上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分析由预分析系统准备的生物样品的自动诊断分析仪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样品的诊断测试在医疗保健行业中有助于快速和有效地诊断和治疗疾病。实施这样的诊断测试的临床实验室已经每天收到成千上百个样品,并且需求不断增加。处理如此巨大数量的样品的挑战得到了样品分析自动化的帮助。自动化样品分析通常由自动化分析仪执行,自动化分析仪通常是独立的系统,可对生物样品执行多步骤处理以获得诊断结果。
目前几种自动化临床分析仪向用户提供可以在所提供的样品上执行的一系列自动化测试或试验。然而,当样品到达实验室时,它们往往没有准备好用于分析。为了准备样品用于自动分析仪的测试,实验室技术人员通常将等分部分的样品从实验室接收的初级容器转移到适合分析仪的二级容器中。另外,技术人员通常必须知道要对样品实施什么测试,这样技术人员可以选择与样品匹配的测试特定试剂或稀释剂。这可能是耗时的,并且可能导致操作者错误和暴露于传染性疾病。
预分析系统旨在帮助准备用于分析的样品,并进一步从实验室收到样品和分析仪的测试结果之间的工作流程中删除仍然存在的操作者。然而,许多这样的系统仍然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参与,例如,在预分析系统中加载样品之前;以及样品已经被预分析系统准备好之后;以及分析仪已经完成分析之后。
例如,一些预分析系统可以自动地将等分部分的样品从第一容器转移到第二容器。然而,这样的系统经常需要技术人员将第一和第二容器的识别码手动配对,然后将它们加载到该系统内,这可能费时并且容易出错。
另外,许多这样的系统不能够与一个或更多的分析仪集成,并且,反之,所述分析仪也不能与这样的系统集成。在这点上,必须存在技术人员手动地将样品从预分析系统转移到分析仪,并且在分析结束时从分析仪转移到存储位置。这将使技术人员进行无意义的工作,并且可能造成干扰,因为技术人员必须经常注意样品在预分析系统和分析仪内的进展,使得技术人员在准备好时转移样本以最小化停机时间。
而且,目前的预分析系统通常以不同于分析仪评估该样品的速率准备样品,因此这进一步使得预分析系统和分析仪之间的集成复杂化。在这点上,可能需要技术人员连续地留心由预分析系统准备的样品,直到积累了整批样品以便手动转移到分析仪。可替代地,技术人员可以将部分批次转移到分析仪,这可以降低分析仪的生产率。
因此,虽然目前的自动化预分析系统和分析仪对临床实验室是有益的,但是对于不同系统的集成和自动化仍然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描述了用于样品处理和分析的装置、系统和方法。特别地,描述了一种包括在高生产量系统中的分析仪。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生产量系统也可以包括第二分析仪以及与第一和第二分析仪集成的预分析系统。这些部件(即分析仪和预分析系统)是模块化的并且能够以几种不同的配置集成以适应特定实验室的诊断需求。
此处所述的特定分析仪通常具有竖直设置的多层面(deck)或层(level)。一个层面可以存储用于不同试验的耗材,并且可以容纳耗材废弃物,其包括废液。在一个实施例中,足够的耗材可以被存储在分析仪内以允许其连续操作24 小时,而不重新加载系统。该层面还可以包括用于检测分析物(例如DNA靶标) 的检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克顿·迪金森公司,未经贝克顿·迪金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45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