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WI-FI探针检测公共场所人流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3645.7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4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杜豫川;岳劲松;仇越;暨育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29 | 分类号: | H04W4/029;H04W24/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上海市曹安公***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wi fi 探针 检测 公共场所 人流量 方法 | ||
1.一种使用WI-FI探针检测公共场所人流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数据采集:在公共场所的各功能区域内,通过布设WI-FI探针获取其检测区域各个检测时段内行人移动设备的MAC地址原始数据;同时人工采集实际人流量数据;所述的功能区域是长为a,宽为b的矩形区域,所述的WI-FI探针的具体布设方式,根据探针检测半径r与功能区域边长的大小关系,采用如下三种探针布设方案之一作为拟定探针布设方案:
1a)当功能区域某边长小于探针检测半径,即ar或br时,在功能区的中心处布设一个WI-FI探针;
1b)当功能区域的一个边长远大于探针检测半径,即ar或br时,沿功能区域的较长边布设一组WI-FI探针;
1c)当功能区域的两个边长均远大于探针检测半径,沿功能区域的对角线布设一组WI-FI探针;
2)数据筛选:对所述的MAC地址原始数据进行基于接收信号强度值的筛选,剔除无效MAC地址数据,获得行人移动设备有效MAC地址数据,作为检测人流量数据,并记录每个检测人流量数据在功能区域内的停留时长;
3)数据处理:对所述的行人移动设备有效MAC地址数据,建立所述检测人流量数据与所述实际人流量数据之间的函数模型;
4)轨迹重构:对于在公共场所内经过不同功能区的行人,根据探针检测结果对其轨迹进行重构,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重构行人轨迹:
4a)当多个功能区域均能检测到某个MAC地址数据时,只需按照该MAC地址被检测到的时间先后顺序确定其轨迹;
4b)当某个MAC地址数据在某一时刻同时被相邻两个功能区域内的WI-FI探针检测到时,根据这两个功能区域内估测人流量数据和平均停留时长计算出该MAC地址在这一时刻实际属于每个功能区域的概率,给出两条行人轨迹的概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WI-FI探针检测公共场所人流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拟定探针布设方案采用1a)时,步骤2)数据筛选中基于接收信号强度值的筛选方法为:通过设计预实验,找到对应于所述行人移动设备有效MAC地址数据的接收信号强度值的最小值,作为数据筛选的标准,将所述的MAC地址原始数据中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该标准的MAC地址数据剔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WI-FI探针检测公共场所人流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函数模型为以下三者之一:
3a)平均检测率模型:将各个检测时段内的检测人流量与对应的实际人流量的比值作为检测率,求出各个检测时段的检测率加权后的平均检测率,用来描述检测人流量与实际人流量之间关系;
3b)分段检测率模型:以各个检测时段内的检测人流量数据为指标,将检测人流量数据划分为多个区间,求出每个区间内的检测率,从而建立各个区间内的检测人流量与检测率之间的关系;
3c)三次样条插值模型:采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拟合各个检测时段内检测人流量与实际人流量之间的关系,且自然边界条件的取值为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WI-FI探针检测公共场所人流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时段根据实际功能区域内的人流量特征而定,所述的检测时段取10min、30min或1h。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WI-FI探针检测公共场所人流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接收信号强度值的数据筛选的预实验,具体做法为:在所述功能区域内,采用1a)为拟定探针布设方案,使用多个已知MAC地址的移动设备在以探针为圆心、以所述功能区域短边的一半为半径的区域内活动,并统计探针的检测结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WI-FI探针检测公共场所人流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停留时长是指每个有效MAC地址数据在某个功能区域内的首次检测与末次检测之间的时间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WI-FI探针检测公共场所人流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4b)重构行人轨迹时,所述的平均停留时长,是指在某个检测时段内多个有效MAC地址数据的停留时长的平均值;对于只有一次检测记录的有效MAC地址数据,计算平均停留时长时不予考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36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接近度的自适应位置共享
- 下一篇:小区广播服务的自适应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