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的双壳体框架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35264.2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4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蒂埃里·佩拉;菲利普·奇奇利亚尼;约翰·克勒韦;哈姆扎·洛夫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莱森玛电机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9/16;H02K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金霞;王艳江 |
地址: | 法国安***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内壳体 双壳体 外壳体 端部凸缘 流体循环空间 流体冷却 体内部 壳体 双壳 移除 | ||
1.一种电机(10)的双壳体框架(20),所述电机(10)由在双壳体内部循环的流体冷却,所述框架(20)包括:
-内壳体(22),
-端部凸缘(30),所述端部凸缘(30)在后方安装在所述内壳体(22)上,以及
-外壳体(24),所述外壳体(24)在前方套装在所述内壳体(22)上,并且所述外壳体(24)能够在不移除所述端部凸缘(30)的情况下与所述内壳体(22)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所述外壳体(24)能够通过使所述外壳体(24)沿着所述内壳体(22)向后滑动而与所述内壳体(22)分离。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框架,所述内壳体(22)具有后端壁(40),所述后端壁(40)垂直于所述电机(10)的旋转轴线(X)定向并且在所述后端壁(40)的高度的一部分上覆盖所述端部凸缘(30),所述端部凸缘(30)安装在所述内壳体(22)的所述后端壁(40)上、特别是固定至所述内壳体(22)的所述后端壁(40)。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所述外壳体(24)以可移除的方式固定至所述内壳体(22)和/或所述端部凸缘(30)、特别是通过螺栓连接而固定至所述内壳体(22)和/或所述端部凸缘(30)。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所述外壳体(24)具有垂直于所述电机(10)的旋转轴线(X)定向并且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内壳体(22)、特别是覆盖所述内壳体(22)的后端壁(40)的后端壁(38),所述外壳体(24)特别地在所述端部凸缘(30)的延伸部分中通过螺栓连接而固定至所述内壳体(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所述外壳体与所述端部凸缘(30)形成有径向间隙(e)。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所述径向间隙在0.5mm与5mm之间。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所述端部凸缘(30)不具有任何用于固定至所述外壳体(24)的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所述外壳体(24)具有垂直于所述电机(10)的旋转轴线(X)定向并且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端部凸缘(30)、特别是通过螺栓连接而固定至所述端部凸缘(30)的后端壁(38)。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所述外壳体(24)仅在所述内壳体(22)的长度的一部分上覆盖所述内壳体(22)。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所述内壳体包括前组装凸缘(45),所述外壳体(24)的前端壁(46)固定至所述前组装凸缘(45)。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所述内壳体(22)包括用于线缆(52)通向所述电机的接线盒(54)的通道,所述接线盒(54)安装在用于线缆(52)的所述通道上,并且用于线缆(52)的所述通道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前方、特别是位于所述内壳体(22)的所述前组装凸缘(45)的前方。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所述外壳体(24)包括接线盒支撑部(62),所述电机的接线盒(54)以可移除的方式固定至所述接线盒支撑部(62)。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所述内壳体(22)的外表面和/或所述外壳体(24)的内表面具有形成流体循环空间(26)中的弯道的肋(28)。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框架,所述肋(28)是纵向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莱森玛电机公司,未经利莱森玛电机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52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机器的冷却
- 下一篇:电机连接器及具有该电机连接器的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