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利用电子驻车制动器来制动车辆以避免碰撞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8490.6 | 申请日: | 2017-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1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S.帕里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12 | 分类号: | B60T7/12;B60T7/22;B60W30/09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杨倩;傅永霄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利用 电子 制动器 制动 车辆 避免 碰撞 方法 系统 | ||
制动车辆的方法和系统。一种方法包括利用第一电子处理器(14)来确定车辆(12)是处于碰撞状态还是非碰撞状态。该方法还包括利用第一电子处理器(14)来确定避免与第一物体碰撞所需的减速度量。该方法还包括利用第二电子处理器(30)来确定电子驻车制动器(31)是否已被激活。响应于确定电子驻车制动器(31)被激活并且车辆处于碰撞状态,该方法还包括利用第二电子处理器(30)来控制电子驻车制动器(31),以基于避免与第一物体碰撞所需的减速度量和电子驻车制动器的预定最大减速度量来提供车辆(12)的减速度量。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用于利用电子驻车制动器来制动车辆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驻车制动器是机械控制的。最近,已引入了电子驻车制动器(EPB)。电子驻车制动器可以以两种模式来配置:静态和动态。静态模式涵盖了应用驻车制动器以使车辆保持静止(例如,当停放在山坡上时)的传统使用情况。动态模式涉及当车辆在运动中时致动驻车制动器。除了电子驻车制动器之外,还有使用传感器来防止车辆碰撞的不同的驾驶员辅助系统(例如,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AEB系统确定即将发生的碰撞的存在,并控制车辆转向和/或制动操纵以避免或减少即将发生的碰撞的冲击力。
发明内容
在紧急或升级的驾驶情形下,如果驾驶员激活EPB,则制动通常由车辆的电子稳定性控制(ESC)模块控制。一旦经由EPB激活ESC模块,ESC模块就执行车辆的预定义减速度曲线。然而,在一些升级的驾驶情形下,车辆的预定义减速度曲线并不提供足够的减速度以避免即将发生的碰撞的冲击力。
一些实施例提供了方法和系统,其中ESC模块可执行比EPB操纵的预定义减速度曲线更多的减速度(当AEB系统请求ECS模块这样做时)。某些实施例提供了方法和系统,其中ESC模块可在EPB的预定义减速度的最大减速度与AEB系统的最大减速度之间仲裁受控制的减速度。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动车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第一电子处理器来确定车辆是处于碰撞状态还是非碰撞状态。该方法还包括利用第一电子处理器来确定避免与第一物体碰撞所需的减速度量。该方法还包括利用第二电子处理器来确定电子驻车制动器是否已被激活。响应于确定电子驻车制动器被激活并且车辆处于碰撞状态,该方法还包括利用第二电子处理器来控制电子驻车制动器,以基于避免与第一物体碰撞所需的减速度量和电子驻车制动器的预定最大减速度量来提供车辆的减速度量。
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动车辆的系统。该系统包括防撞控制器,所述防撞控制器通信地联接到接近传感器并且被构造成确定车辆是处于碰撞状态还是非碰撞状态。防撞控制器还被构造成确定避免与第一物体碰撞所需的减速度量。该系统还包括制动系统控制器,所述制动系统控制器通信地联接到防撞控制器并且被构造成确定电子驻车制动器是否已被激活。响应于当电子驻车制动器被激活时并且当车辆处于碰撞状态时,制动系统控制器还被构造成控制电子驻车制动器,以基于避免与第一物体碰撞所需的减速度量和电子驻车制动器的预定最大减速度量来提供车辆的减速度量。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实施例将通过考虑详细描述和附图而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图示了用于制动车辆的系统。
图2示意性地图示了图1的系统的防撞控制器。
图3示意性地图示了图1的系统的制动系统控制器。
图4是图示一种用于使用图1的系统来制动车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图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控制车辆的制动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解释本发明的任何实施例之前,将理解,本发明在其应用方面并不限于以下描述中所阐述或者以下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的构造和布置的细节。本发明能够具备其他实施例并且能够以各种方式实践或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84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