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射防止构造体、照相机单元、便携设备及反射防止构造体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39413.2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6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冈田泰幸;佐藤英秋;上门洋祐;高桥幸男;内山雄太;大山直毅;森本俊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冢科技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118 | 分类号: | G02B1/118;G02B5/04;G02B1/11;G02B7/02;H04N5/225;G02B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成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构造体 基础表面 凹部 照相机单元 便携设备 倾斜面 一体成型 成型品 凹陷 点状 线状 制造 | ||
1.一种反射防止构造体,其中,
所述反射防止构造体由一体成型品构成,
所述反射防止构造体包括形成于构成所述成型品的外面的基础表面的反射防止构造,
所述反射防止构造包括多个凹部,所述多个凹部各自从相互相邻的凹部独立地相对于所述基础表面凹陷地形成,并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相对于所述基础表面倾斜,并在底部形成至少一个点状或线状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防止构造体,其中,
所述多个凹部包括多个锥形凹部,该多个锥形凹部是所述倾斜面形成点状的顶部的多个锥形凹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防止构造体,其中,
所述锥形凹部包括具有多边形的开口部的多棱锥形凹部,
所述反射防止构造体包括棱线部,该棱线部设置于在所述基础表面中相互相邻的所述多棱锥形凹部之间的边界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反射防止构造体,其中,
所述锥形凹部包括具有四边形的开口部的四棱锥形凹部,
所述四棱锥形凹部以格子状排列。
5.如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反射防止构造体,其中,
相互相邻的所述锥形凹部的间距(顶部彼此的距离)是0.05mm~0.4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防止构造体,其中,
所述凹部具有四边形的开口部,
从所述开口部的四边中的相互相向的第一边及第二边分别延伸的第一倾斜面及第二倾斜面形成了线状的顶部,
从所述开口部的四边的其余的第三边及第四边分别延伸的第三倾斜面及第四倾斜面,在所述线状的顶部的各端部,在所述第一倾斜面及所述第二倾斜面之间形成了点状的顶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射防止构造体,其中,
所述开口部形成为将所述第一边及所述第二边做得比所述第三边及所述第四边长的长方形状。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反射防止构造体,其中,
相互相邻的所述凹部的间距(所述线状的顶部彼此的距离)是0.05mm~0.4mm。
9.如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反射防止构造体,其中,
所述凹部的倾斜面相对于所述基础表面的法线以10°~45°的角度倾斜。
10.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反射防止构造体,其中,
所述凹部的开口部具有0.05mm~0.4mm的直径。
11.如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反射防止构造体,其中,
所述凹部的深度是0.05mm~2.0mm。
12.如权利要求1~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反射防止构造体,其中,
所述基础表面及所述凹部的倾斜面以所述成型品的原料露出的状态被进行了精加工。
13.如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反射防止构造体,其中,
所述成型品的原料含有黑色的色料。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反射防止构造体,其中,
所述反射防止构造体包括透镜镜筒,所述透镜镜筒具有筒状部和环状顶部,该筒状部划分用于收容透镜的空心的内部空间,该环状顶部一体地形成在所述筒状部的一端,具有用于光入射的开口,
所述反射防止构造形成于所述环状顶部的相对于所述内部空间的相反侧的表面上。
15.一种便携设备用照相机单元,其中,所述照相机单元包括:
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镜镜筒;
收容在所述透镜镜筒的所述内部空间中的透镜;和
配置于所述透镜镜筒的所述环状顶部的相反侧的摄像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冢科技株式会社,未经大冢科技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941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