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弹簧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5516.X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6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梅野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F16F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董科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弹簧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车辆用弹簧制造方法,其具有杆构件(20、101)和橡胶构件(60、110),所述杆构件(20、101)包括由钢材制成的杆本体(40、102)和覆盖所述杆本体(40、102)的涂布膜(41、103),
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丸粒投射击打在杆本体(40、102)的表面形成有由喷丸硬化痕迹(71)组成的粗糙表面(72),
通过与水的接触角超过65°的树脂在所述杆本体(40、102)的表面形成所述涂布膜(41、103),所述粗糙表面(72)由所述涂布膜(41、103)覆盖,
通过使所述涂布膜(41、103)的接触角变小的等离子体处理将所述杆构件(20、101)的安装部(20a)的粘合表面的接触角变为65°或更小,
将未硬化的液态粘合剂(70)涂布于所述橡胶构件(60、110)或者所述杆本体(40、102)的所述安装部(20a)上,
加热包括杆本体(40、102)的所述安装部(20a)的区域;
在加热包括所述安装部(20a)的区域后,将所述橡胶构件(60、110)的被粘合表面(64、65)重叠在所述杆构件(20、101)的所述安装部(20a)上,
在所述橡胶构件(60、110)压在所述安装部(20a)的状态下,固化所述粘合剂(70),从而将所述橡胶构件(60、110)固定到所述安装部(20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弹簧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涂布所述粘合剂(70)的工序中,将所述粘合剂(70)涂布于所述橡胶构件(60、110)的所述被粘合表面(64、6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弹簧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包括所述杆构件(20、101)的所述安装部(20a)的区域进行加热后,将所述橡胶构件(60、110)的所述被粘合表面(64、65)重叠到所述安装部(20a)上,通过所述杆构件(20、101)的热量固化所述粘合剂(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弹簧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涂布所述粘合剂(70)的工序中,将所述粘合剂(70)涂布于所述杆构件(20、101)的所述安装部(20a)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弹簧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橡胶构件(60、110)的所述被粘合表面(64、65)重叠于所述杆构件(20、101)的所述安装部(20a)的状态下,加热所述杆构件(20、101),并所述橡胶构件(60、110)压在所述安装部(20a)的状态下,通过传导到所述安装部(20a)的热量来固化所述粘合剂(70)。
6.一种车辆用弹簧,具有杆构件(20、101)和橡胶构件(60、110),所述杆构件(20、101)包括由钢材制成的杆本体(40、102)和覆盖所述杆本体(40、102)的涂布膜(41、103),所述橡胶构件(60、110)设置于所述杆构件(20、101)的长度方向的安装部(20a)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杆本体(40、102)的表面上由喷丸硬化痕迹(71)组成的粗糙表面(72),所述粗糙表面(72)由所述涂布膜(41、103)覆盖,
在所述涂布膜(41、103)的表面除所述安装部(20a)以外的区域中与水的接触角超过65°的第1部分(θ1),
存在于所述涂布膜(41、103)的表面的一部分的与所述安装部(20a)的粘合表面(75、111)上,与所述第1部分(θ1)的凹凸(41a)相比较,包括表面粗糙曲线的高度最大的和波长小的微小凹凸(41b)的第2部分(θ2),
设置于所述粘合表面(75、111)和所述橡胶构件(60、110)的被粘合表面(64、65)之间的粘合剂(70),
其中,所述第2部分(θ2)的表面粗糙度曲线的最大高度比所述涂布膜(41、103)的厚度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部分(θ2)的表面粗糙度的曲线的最大高度也比所述第1部分(θ1)的表面粗糙度曲线的最大高度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发条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发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551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