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可移动的车顶元件的齿形带及其产生方法和用于车顶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0511.6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1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U·施赖伯;A·罗克尔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057 | 分类号: | B60J7/057;B60J1/2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家新 |
地址: | 德国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移动 车顶 元件 齿形 及其 产生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用于车辆的可移动的车顶元件(104)的齿形带,所述齿形带包括:
-由塑料(107)制成的齿形带本体(106),
-耦接元件(108),以及
-齿形带(105)的用于耦接至可移动的车顶元件(104)的接口(101),所述接口由耦接元件(108)形成,其中所述塑料(107)到达耦接元件(108)的下侧(115)和上侧(114)之间并且所述塑料包括在一区域(102)中的变形,其中所述塑料(107)在所述耦接元件(108)的后方啮合在所述区域(102)中从而所述变形被形成在所述耦接元件(108)的下侧(115)和/或上侧(114)上,以便
-耦接元件(108)和齿形带本体(106)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彼此耦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形带,其中,所述齿形带包括将耦接元件(108)和齿形带本体(106)彼此连接的熔合连接结构(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形带,其中,耦接元件(108)的表面(111)具有结构化形式,塑料(107)与所述结构化形式形成形状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形带,其中,耦接元件(108)具有凹部(113),塑料(107)从耦接元件(108)的一侧穿过所述凹部(113)到达耦接元件(108)的相反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形带,其中,接口(101)具有横向于齿形带(105)的纵向轴线(L)的缩回区域(11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形带,其中,耦接元件(108)具有横向于齿形带本体(106)的纵向轴线(L)的突出区域(117)。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形带,其中,耦接元件(108)至少在两个相反侧上被塑料(107)完全覆盖。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形带,其中,耦接元件(108)由金属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形带,其中,接口(101)被设计用于耦接至卷帘(103)的卷帘耦接器(118)。
10.一种用于车顶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可移动的车顶元件(104),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形带(105),
-驱动器(119),其中,齿形带(105)耦接至所述驱动器(119)和可移动的车顶元件(104),以将驱动器(119)的运动传递到车顶元件的运动中。
11.一种用于生产用于车辆的可移动的车顶元件(104)的齿形带(105)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由塑料(107)制成的齿形带本体(106),
-提供耦接元件(108),
-将耦接元件(108)和齿形带本体(106)彼此重叠地定位,
-将塑料(107)的位于耦接元件(108)和齿形带本体(106)彼此重叠地定位的区域(102)中的一部分熔化,以及
-重塑区域(102)中的塑料(107),使得塑料(107)到达耦接元件(108)的后方,以及从而
-在区域(102)中在所述耦接元件(108)的下侧(115)和/或上侧(114)上形成所述塑料(107)的变形,以及从而
-形成耦接元件(108)和齿形带本体(106)的形状配合耦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重塑区域(102)中的塑料(107),以及从而
-由塑料(107)形成与原始几何形状相比改变的几何形状,以形成附加的功能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向熔融塑料(107)供应附加的材料,以形成附加的功能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巴斯托股份公司,未经韦巴斯托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05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