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5580.6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9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3/12 | 分类号: | B62D3/12;B62D5/04;F16C19/26;F16C35/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曲天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装置 | ||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支承转向轴的轴承的功能的转向装置。转向装置具有转向轴、第一壳体部件、第二壳体部件、轴承。转向轴伴随方向盘的旋转而旋转。第一壳体部件位于转向轴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一侧,具有筒状部以及凸缘部。筒状部包围转向轴。凸缘部在相对于转向轴的旋转轴线的径向,沿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延伸。第二壳体部件位于旋转轴线方向的另一侧,与第一壳体部件一起构成壳体。第二壳体部件具有连接部以及收纳部。连接部与第一壳体部件的凸缘部连接。收纳部收纳转向轴的一部分。轴承在第一壳体部件的筒状部的内周侧,在旋转轴线方向上位于与凸缘部重叠的位置,支承转向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转向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229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以往的转向装置中,在提高支承转向轴的轴承的功能方面有提升余地。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具有:包围转向轴的筒状部,以及具有沿着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的壳体部件,轴承在筒状部的内周侧,位于在转向轴的旋转轴线方向上与凸缘部重叠的位置。
因此,利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能够提高轴承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沿着通过转向轴的旋转轴线的平面切割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剖视图(相当于图6的II-II视截面)。
图3是图2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3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沿着与转向轴的旋转轴线平行的平面切割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剖视图(相当于图6,图7的V-V视截面)。
图6是从转向轴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盖部件,转向轴,以及传感器罩拆卸下来后的转向装置的图。
图7是从筒状部的轴线方向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盖部件的主视图。
图8是从与筒状部的轴线正交的方向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盖部件的侧视图。
图9是沿着通过筒状部的轴线的平面切割第一实施方式的盖部件的剖视图(相当于图7的IX-IX视截面)。
图10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套筒部件的立体图。
图11是从与轴线正交的方向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套筒部件的侧视图。
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套筒部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对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搭载于汽车。如图1所示,转向装置1具有壳体,转向机构2,辅助机构3,转向转矩传感器单元4,转角传感器单元5以及控制单元900。转向机构2具有中间轴21,转向轴(转向轴)23以及传递机构25。中间轴21为第一转向输入轴,与转向轮(方向盘)200连结。转向轴23为第二转向输入轴,其轴线方向一端侧经由万向接头(万向节)22与中间轴21连结。如图2所示,在转向轴23的内部具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有底的孔230,孔230向转向轴23的轴线方向另一端侧开口。在该孔230设有扭杆24。扭杆24的轴线方向一端侧经由销240与转向轴23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55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