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5681.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9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晟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实验室和人们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K9/00;A61M5/142;A61M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杨州市***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针 | ||
1.一种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部;
针孔,设置有多个并且设置在所述基板部;
针部,设置在所述基板部,而且在所述基板部上凸出并插入于皮肤;
截断部,设置在所述针部与所述基板部的连接部位,
其中,设置有多个所述针部,并且在区划所述针孔的所述基板部的部位沿着所述针孔的周围方向相互间隔预定距离,
所述基板部和所述针部由生物吸收性金属构成,
所述生物吸收性金属包括镁、锌中的至少一种成分,其在分解过程中生成Mg2+离子、MgCl2、氢气或者ZnO、氢气,并传递到体内,
所述截断部在所述基板部接触皮肤上后分离时,使由生物吸收性金属构成的所述针部脱离所述基板部而残留于皮肤,
所述基板部的周围部具有曲率,以便能够气密地与弯曲的皮肤接触,
所述基板部在放置于涂敷有粘黏性物质的粘贴片的状态下,以贴片形式贴在使用者皮肤,所述粘贴片通过所述针孔附着于所述使用者皮肤,
所述针孔与所述针部通过光刻或者蚀刻法在所述基板部上以图形化的方式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孔以圆形或者正多边形的形状形成在所述基板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针孔形成正多边形的形状的情况下,所述针部设置在区划所述针孔的所述基板部的内侧壁中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部包括:
第一针,在收容于所述针孔的状态下一端连接于所述基板部;
第二针,在一端与所述第一针的另一端连接的状态下收容于所述针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针形成宽度从长度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方向逐渐变窄的箭头形状,在所述第二针的一端设置有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针的另一端的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载槽,设置在所述针部或者所述基板部,提供使药物流动的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载槽设置在所述基板部的一面或者另一面,所述装载槽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在由所述基板部形成的面积一部分,而所述装载槽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向所述针部的尖端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狭缝槽,从所述装载槽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可连通地连接至所述针部的尖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所述装载槽的所述基板部或者所述针部的部位沿着所述装载槽的形成方向形成装载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载槽以朝向所述装载孔形成的位置,内径逐渐变小的形状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针孔形成正六边形的情况下,所述基板部具有蜂窝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截断部在所述第一针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针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截断部包括:
狭缝孔,在所述第一针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针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装载孔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实验室和人们,未经实验室和人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56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