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空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7291.X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5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青木孝史;宫腰竜;山下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电汽车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H1/22 | 分类号: | B60H1/22;F25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韩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装置 | ||
1.一种车用空调装置,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对制冷剂进行压缩;
空气流通管路,所述空气流通管路用于供向车室内供给的空气流通;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用于使制冷剂散热而对从所述空气流通管路供给至所述车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
吸热器,所述吸热器用于使制冷剂吸热而对从所述空气流通管路供给至所述车室内的空气进行冷却;以及
控制装置,
通过利用所述控制装置切换执行多个运转模式,从而对所述车室内进行空气调节,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计算出所述散热器的下风侧的空气的温度、即加热温度(TH)并用于控制,并且使用因所述运转模式不同而不同的推断式对所述加热温度(TH)进行计算,
所述加热温度(TH)=(INTL×TH0+Tau×THz)/(Tau+INTL),其中:
INTL是运算周期;
Tau是主延迟的时间常数;
TH0是主延迟运算前的稳态下的所述加热温度(TH)的稳态值;
THz是所述加热温度(TH)的上次值,
所述主延迟的时间常数(Tau)和主延迟运算前的稳态下的所述加热温度(TH)的稳态值(TH0)根据所述运转模式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通过使用所述推断式推断所述加热温度(TH),从而无需设置温度传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加热温度(TH)用于通风至所述散热器的风量比例(SW)的计算和/或所述运转模式的切换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流入到所述空气流通管路的空气的体积风量(Ga)来改变所述主延迟的时间常数(Tau)。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于所述车室外的室外热交换器,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除湿制冷模式,在所述除湿制冷模式下,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从所述散热器流至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并在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中散热,并在对散热后的所述制冷剂进行减压之后,使该制冷剂在所述吸热器中吸热,
在所述除湿制冷模式下,基于根据所述散热器的制冷剂压力获得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THsatu)确定所述稳态值(TH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于所述车室外的室外热交换器,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制冷模式,在所述制冷模式下,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从所述散热器流至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并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中散热,并在对散热后的所述制冷剂进行减压之后,使该制冷剂在所述吸热器中吸热,
在所述制冷模式下,基于所述散热器的入口与出口的制冷剂温度的平均值来确定所述稳态值(TH0)。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旁通装置,所述旁通装置用于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不流至所述散热器而是直接流入到所述室外热交换器,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最大制冷模式,在所述最大制冷模式下,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通过所述旁通装置流至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并散热,在对散热后的所述制冷剂进行减压之后,使该制冷剂在所述吸热器中吸热,
在所述最大制冷模式下,基于所述散热器的入口与出口的制冷剂温度的平均值来确定所述稳态值(TH0)。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制热模式,在所述制热模式下,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至所述散热器并散热,在对散热后的所述制冷剂进行减压之后,使该制冷剂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中吸热,
在所述制热模式下,通过使用规定的修正值对根据所述散热器的制冷剂压力获得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Thsatu)进行修正来确定所述稳态值(TH0),
并且根据所述散热器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SC)和流入到所述空气流通管路的空气的体积风量(Ga)、或是所述体积风量(Ga)和通风至所述散热器的风量比例(SW)确定所述修正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电汽车空调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三电汽车空调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72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架控制装置
- 下一篇:车门外侧把手装置、车门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