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装材料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57408.4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5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何卫;熊木辉利;雁濑勉;王宏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包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15/08 | 分类号: | B32B15/08;B32B38/18;B65D65/40;H01G11/06;H01G11/78;H01M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焦成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体 形成工序 基材层 金属箔 树脂膜 粘接 制造 电子射线固化 挤出熔融树脂 热熔接性树脂 照射电子射线 树脂组合物 成型性 挤出机 内侧层 外侧层 前置 挤出 | ||
本发明提供能够大幅缩短前置时间而能够提高生产率、并且也可确保优异的成型性的包装材料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内侧层形成工序,其中,介由从挤出机40挤出的挤出熔融树脂膜47,将热熔接性树脂膜3粘接于金属箔4的一个面上,得到第一层叠体48;和外侧层形成工序,其中,介由电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44,将基材层用树脂膜2粘接于上述第一层叠体48的金属箔4的另一个面上,得到第二层叠体49,然后从上述基材层用树脂膜侧对该第二层叠体49照射电子射线4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作下述包装材料的包装材料的制造方法,所述包装材料为: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使用的电池、电容、在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夜间电力的蓄电用途中使用的电池、电容等蓄电设备用途的外包装材料(包装材料);以及,食品用包装材料;医药品用包装材料;等等。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广泛地用作例如笔记本电脑、摄像机、手机、电动汽车等的电源。作为该锂离子二次电池,使用由壳体将电池主体部(包含正极、负极及电解质的主体部)的周围包围而成的结构的电池。作为该壳体用材料(外包装材料),由耐热性树脂膜形成的外层、铝箔层、由热塑性树脂膜形成的内层依次粘接一体化而成的结构是已知的
例如,下述结构的电池用外包装材料是已知的:其依次层叠有基材层(外侧层)、第一粘接剂层、金属箔层、第二粘接剂层、密封层(内侧层),并且第一粘接剂层及第二粘接剂层均通过热固化(加热熟化)而形成(参见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441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通过上述热固化形成第一及第二粘接剂层,需要在涂布粘接剂后于40℃进行加热熟化处理5天或10天(专利文献1的第0097段)。
如上所述,由于必须进行至少5天以上的加热熟化处理,因此存在前置时间(leadtime)(从材料投入至制品完成为止所需的时间)相当长这样的问题、即生产率差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背景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大幅缩短前置时间而能够提高生产率、并且也可确保优异的成型性的包装材料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手段。
[1]包装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
内侧层形成工序,其中,介由从挤出机挤出的挤出熔融树脂膜,将热熔接性树脂膜粘接于金属箔的一个面上,得到第一层叠体;和
外侧层形成工序,其中,介由电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将基材层用树脂膜粘接于上述第一层叠体的金属箔的另一个面上,得到第二层叠体,然后从上述基材层用树脂膜侧对该第二层叠体照射电子射线。
[2]包装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
内侧层形成工序,其中,通过在金属箔的一个面上叠合从挤出机挤出的挤出熔融树脂膜,从而在上述金属箔的一个面上形成热熔接性树脂层,得到第一层叠体;和
外侧层形成工序,其中,介由电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将基材层用树脂膜粘接于上述第一层叠体的金属箔的另一个面上,得到第二层叠体,然后从上述基材层用树脂膜侧对该第二层叠体照射电子射线。
[3]包装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
外侧层形成工序,其中,介由电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将基材层用树脂膜粘接于金属箔的一个面上,得到第一层叠体,然后从上述基材层用树脂膜侧对该第一层叠体照射电子射线;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包装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包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74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