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LDH同工酶的特异性底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57477.5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5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I·塞兰;G·马丁;G·夸什;M·派瑞兹-阿里尔;G·富尔内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级生物设计公司;国家科研中心;克劳德伯纳德里昂第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00 | 分类号: | C12Q1/00;C12Q1/32;C12N9/04;G01N33/533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崔锡强 |
地址: | 法国圣***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异性底物 同工酶 底物 诊断标记物 | ||
本发明涉及ALDH同工酶的特异性底物、包含至少一种所述底物的组合物、包含这种底物的诊断标记物、及其用途和相关方法。
本发明涉及ALDH同工酶的特异性底物、包含至少一种所述底物的组合物、包含这种底物的诊断标记物、及其相关的用途和方法。
醛脱氢酶(ALDH)是一组催化醛的氧化(脱氢)的酶。迄今为止,已经在人类基因组中鉴定了19种编码ALDH的基因。这些基因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包括外源和内源产生的醛的解毒作用。ALDH存在于所有亚细胞区域,包括细胞质基质(cytosol)、线粒体、内质网和细胞核,其中许多在多于一个区室中发现。大多数ALDH具有广泛的组织分布,并且表现出不同的底物特异性。
ALDH通常被认为是解毒酶,已被证明可以防止醛诱导的细胞毒性。ALDH还在生理功能和过程如胚胎发生和发育中发挥核心作用。
特别地,ALDH1同工酶通过介导视黄酸信号传导在胚胎发生和发育中起核心作用。它还参与甲硫基丙醛(methional)的解毒,而ALDH3参与4-hydroxynonal的解毒,其中两种化合物都是内源性的促凋亡醛。ALDH1和ALDH3还与针对紫外线辐射诱导眼组织损伤的细胞防御机制有关。ALDH2同工酶是一种线粒体同工酶,主要与乙醇代谢的第二阶段中的乙醛的解毒有关。
20多年前,ALDH被研究用作正常和癌症干细胞的通用标记的潜在用途,因为一些ALDH同工酶已被确定为这些细胞的关键要素。例如,已显示ALDH1在造血干细胞中很高并且可用于分离它们。
用于通过其高ALDH活性鉴定和分离干细胞的常用方法是使用ALDEFLUORTM测试(Stemcell Technologies Inc.)。这种ALDEFLUORTM测试使用可被许多ALDH同工酶代谢的荧光底物。
在该测试中,ALDH:BODIPY-氨基乙醛(BAAA)的底物在ALDH存在下转化为BODIPY-氨基乙酸,ALDH在细胞中积累并通过发绿色增加它们的荧光。
然而,ALDEFLUORTM不区分ALDH的不同同工酶。
尽管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不同的ALDH同工酶在不同领域如干细胞或肿瘤学的作用仍然是未知数。了解不同同工酶在细胞表型控制中和发育、组织稳态或修复期间以及癌发生中的代谢,可能在组织生物学中开辟了重要的视角。
因此需要鉴定对ALDH的不同同工酶特异的新底物。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发现了一种通过开发其新的特异性底物来鉴定ALDH的不同同工酶的工具。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用于ALDH同工酶的特异性底物,其包含以下化合物:
(a)式(I)化合物:R-COO-A(I),由荧光示踪剂A-OH与衍生自相应酸RCOOH的酰化剂的酯化反应得到,其中选择R以形成视黄酸酯、丙酸酯、辛酸酯、苯甲酸脂、4-氨基丁酸酯、己酸酯、4-二乙基氨基苯甲酸酯或4-羟基-2-壬烯酸酯;或
(b)式(II)化合物:
其中选择相同或不同的R和R'以形成视黄酸酯、丙酸酯、辛酸酯、苯甲酸酯、4-氨基丁酸酯、己酸酯、4-二乙基氨基苯甲酸酯或4-羟基-2-壬烯酸酯。
因此描述了包含以下化合物的ALDH同工酶的特异性底物:
(a)式(I)化合物:R-COO-A(I);或
(b)式(II)化合物:
其中:
-选择相同或不同的R和R’以形成视黄酸酯、丙酸酯、辛酸酯、苯甲酸酯、4-氨基丁酸酯、己酸酯、4-二乙基氨基苯甲酸酯或4-羟基-2-壬烯酸酯;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级生物设计公司;国家科研中心;克劳德伯纳德里昂第一大学,未经高级生物设计公司;国家科研中心;克劳德伯纳德里昂第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74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与PD-L1结合的抗原结合蛋白
- 下一篇:通过测序进行的神经元投射的多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