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菌碳酸饮料填充系统及无菌碳酸饮料填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0570.1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0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早川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7C3/00 | 分类号: | B67C3/00;B67C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陆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菌 碳酸 饮料 填充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无菌碳酸饮料填充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饮料杀菌部,其对原料液进行杀菌,由此制作已杀菌饮料;
饮料冷却部,其冷却由所述饮料杀菌部制作的所述已杀菌饮料;
碳酸饮料生成部,其向由所述饮料冷却部冷却后的所述已杀菌饮料注入碳酸气体,由此制作无菌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填充部,其将由所述碳酸饮料生成部制作的所述无菌碳酸饮料填充于瓶;
饮料供给系配管,其将所述饮料杀菌部、所述饮料冷却部、所述碳酸饮料生成部及所述碳酸饮料填充部连结;
在所述饮料供给系配管设有泵,该泵具有壳体、作为旋转体的旋转轴、作为非旋转体并供所述旋转轴插通的连结部、经由所述连结部与所述壳体连结的机械密封部;所述已杀菌饮料或所述无菌碳酸饮料在所述壳体内流动,
所述泵的所述旋转轴和所述连结部的分界面由1℃以上且40℃以下的无菌水密封,以抑制滞留于所述壳体内的所述已杀菌饮料或所述无菌碳酸饮料的温度上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碳酸饮料填充系统,其特征在于,
密封所述分界面的密封部的内压低于所述饮料供给系配管的内压。
3.一种无菌碳酸饮料填充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饮料杀菌部,其对原料液进行杀菌,由此制作已杀菌饮料;
饮料冷却部,其冷却由所述饮料杀菌部制作的所述已杀菌饮料;
碳酸饮料生成部,其向由所述饮料冷却部冷却后的所述已杀菌饮料注入碳酸气体,由此制作无菌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填充部,其将由所述碳酸饮料生成部制作的所述无菌碳酸饮料填充于瓶;
饮料供给系配管,其将所述饮料杀菌部、所述饮料冷却部、所述碳酸饮料生成部及所述碳酸饮料填充部连结;
在所述碳酸饮料填充部设有旋转接头,该旋转接头具有作为旋转体的旋转配管、作为非旋转体的固定配管,
所述无菌碳酸饮料从所述固定配管朝向所述旋转配管流动,
所述旋转接头的所述旋转配管和所述固定配管的分界面由1℃以上且40℃以下的无菌水密封,以抑制滞留于所述旋转配管和所述固定配管内的所述无菌碳酸饮料的温度上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菌碳酸饮料填充系统,其特征在于,
密封所述分界面的密封部的内压低于位于所述旋转接头内部的供所述无菌碳酸饮料流动的配管的内压。
5.一种无菌碳酸饮料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杀菌工序,在饮料杀菌部中,对原料液进行杀菌,由此制作已杀菌饮料;
冷却工序,在饮料冷却部中,冷却由所述饮料杀菌部制作的所述已杀菌饮料;
碳酸饮料生成工序,在碳酸饮料生成部中,向由所述饮料冷却部冷却后的所述已杀菌饮料注入碳酸气体,由此制作无菌碳酸饮料;
填充工序,在碳酸饮料填充部中,将由所述碳酸饮料生成部制作的所述无菌碳酸饮料填充于瓶;
所述饮料杀菌部、所述饮料冷却部、所述碳酸饮料生成部及所述碳酸饮料填充部由饮料供给系配管连结,
在所述饮料供给系配管中设有泵,该泵具有壳体、作为旋转体的旋转轴、作为非旋转体并供所述旋转轴插通的连结部、经由所述连结部与所述壳体连结的机械密封部;
所述已杀菌饮料或所述无菌碳酸饮料在所述壳体内流动,
所述泵的所述旋转轴和所述连结部的分界面由1℃以上且40℃以下的无菌水密封,以抑制滞留于所述壳体内的所述已杀菌饮料或所述无菌碳酸饮料的温度上升。
6.一种无菌碳酸饮料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杀菌工序,在饮料杀菌部中,对原料液进行杀菌,由此制作已杀菌饮料;
冷却工序,在饮料冷却部中,冷却由所述饮料杀菌部制作的所述已杀菌饮料;
碳酸饮料生成工序,在碳酸饮料生成部中,向由所述饮料冷却部冷却后的所述已杀菌饮料注入碳酸气体,由此制作无菌碳酸饮料;
填充工序,在碳酸饮料填充部中,将由所述碳酸饮料生成部制作的所述无菌碳酸饮料填充于瓶;
所述饮料杀菌部、所述饮料冷却部、所述碳酸饮料生成部及所述碳酸饮料填充部由饮料供给系配管连结,
在所述碳酸饮料填充部设有旋转接头,该旋转接头具有作为旋转体的旋转配管、作为非旋转体的固定配管,
所述无菌碳酸饮料从所述固定配管朝向所述旋转配管流动,
所述旋转接头的所述旋转配管和所述固定配管的分界面由1℃以上且40℃以下的无菌水密封,以抑制滞留于所述旋转配管和所述固定配管内的所述无菌碳酸饮料的温度上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05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