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气性层合片、阻气性层合片的制造方法和电子部件或光学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5967.X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4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永绳智史;古屋拓己;西嶋健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琳得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7/20 | 分类号: | C09J7/20;B32B9/00;B32B27/00;H01L51/50;H05B3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桂霞;万雪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性 层合片 制造 方法 电子 部件 光学 | ||
本发明涉及:阻气性层合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备来自上述阻气性层合片的阻气层和粘接性树脂层的电子部件和光学部件,所述阻气性层合片的特征在于:其是具有剥离片(A)/阻气层/粘接性树脂层/剥离片(B)的层结构的阻气性层合片,上述阻气层的剥离片(A)侧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5nm以下,上述表面的最大截面高度(Rt)为100nm以下。根据本发明,提供密封性能和屈挠性优异的阻气性层合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备来自上述阻气性层合片的阻气层和粘接性树脂层的电子部件和光学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性能和屈挠性(弯曲性)优异的阻气性层合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备来自上述阻气性层合片的阻气层和粘接性树脂层的电子部件和光学部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有机EL元件作为通过低电压直流驱动能够高亮度发光的发光元件而受到关注。
然而,有机EL元件存在着以下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发光亮度、发光效率、发光均匀性等发光特性容易下降。
作为该发光特性下降的问题的原因,认为是氧或水分等浸入有机EL元件的内部使电极或有机层劣化。于是,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几种使用密封材料的方法。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密封用粘合片,其是于基材上的至少单面具有阻气层和粘合剂层的密封用粘合片,上述粘合剂层由粘合剂组合物构成,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包含作为第1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为30万~50万的聚异丁烯系树脂(A)、作为第2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25万的聚丁烯树脂(B)、作为第3成分的受阻胺系光稳定剂(C)和/或受阻酚系抗氧化剂(D),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异丁烯系树脂(A)包含10~100质量份的聚丁烯树脂(B)。
专利文献1中还记载了:该密封用粘合片的水蒸气透过率非常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570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通过于基材上形成阻气层和粘接性树脂层,可以获得密封性能优异的阻气性层合片。
然而,现有的具有基材层的阻气性层合片有时会产生屈挠性差、或者难以变薄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密封性能和屈挠性优异的阻气性层合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备来自上述阻气性层合片的阻气层和粘接性树脂层的电子部件和光学部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人对具有阻气层和粘接性树脂层的阻气性层合片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了:1)制造带阻气层的剥离片和带粘接性树脂层的剥离片,贴合这些片使带阻气层的剥离片的阻气层与带粘接性树脂层的剥离片的粘接性树脂层相对,从而获得不具有基材层的阻气性层合片[即,剥离片(A)/阻气层/粘接性树脂层/剥离片(B)的层结构的阻气性层合片];2)在具有该层结构的阻气性层合片中,通过将上述阻气层的剥离片(A)侧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和最大截面高度(Rt)设为特定值以下,可以获得阻气性优异的阻气性层合片,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如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下述(1)~(5)的阻气性层合片、(6)的阻气性层合片的制造方法、和(7)的电子部件或光学部件。
(1) 阻气性层合片,其是具有剥离片(A)/阻气层/粘接性树脂层/剥离片(B)的层结构的阻气性层合片,其特征在于:上述阻气层的剥离片(A)侧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5nm以下,上述表面的最大截面高度(Rt)为100nm以下。
(2) (1)所述的层合体,其中,上述阻气层是由无机蒸镀膜构成的层、或者是将包含高分子化合物的层的表面改质而形成的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琳得科株式会社,未经琳得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59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