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湿法成网的无纺织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67833.1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3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J.帕尼亚瓜;A.博格斯豪森;F.谢克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伊特专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4209 | 分类号: | D04H1/4209;D04H1/4282;D04H1/4326;D04H1/64;D21F5/00;D21F5/18;F26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任丽荣 |
地址: | 德国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料幅 纺织物料 湿法成网 红外辐射 无纺织物 无机纤维 聚合物 热干燥 热空气 制造 纤维 生产 | ||
1.一种用于制造湿法成网的无纺织物料幅(V)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纤维料幅(F),所述纤维料幅包括工业生产的无机纤维或由合成法生产的聚合物制成的纤维;
b)借助红外辐射和热空气对纤维料幅(F)交替地进行热干燥,以形成无纺织物料幅(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纤维悬浮液供应到成型网(2)上以使纤维料幅(F)沉积在所述成型网上来制造纤维料幅(F),其中,纤维悬浮液具有工业生产的无机纤维或由合成法生产的聚合物制成的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被选择为,该纤维的分解温度或熔融温度为至少30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的材料具有至少10GPa的弹性模量,并且包括例如玻璃、金属、矿物、陶瓷、碳或上述材料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具有2至40mm的平均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料幅(F)在热干燥前被化学固结,例如用胶黏剂浸渍。
7.使用干燥设备(3)制造湿法成网的无纺织物料幅(V)的应用,所述无纺织物料幅通过由纤维悬浮液沉积纤维料幅(F)而形成,所述纤维悬浮液具有工业生产的无机纤维或由合成法生产的聚合物制成的纤维,其中,所述干燥设备(3)沿待干燥的纤维料幅(F)穿过干燥设备(3)的运行方向观察具有多个组合干燥器(4),其中,每个组合干燥器(4)都分别包括至少一个红外干燥器(6)和至少一个热空气干燥器(8),并且同一组合干燥器(4)的热空气干燥器(8)沿待干燥的纤维料幅(F)的运行方向观察分别连接在同一组合干燥器(4)的红外干燥器(6)的下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红外干燥器(6)实施为气体加热的红外干燥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红外干燥器(6)具有多个气体加热的红外辐射器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抽吸在红外干燥器(6)内部形成的废气的吸嘴(9)。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热空气干燥器(8)具有至少一个吹嘴(10),用于将热空气排出至待干燥的纤维料幅(F)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气体加热的红外干燥器(6)的至少一个吸嘴(9)与热空气干燥器(8)的至少一个吹嘴(10)流体导通地连接,从而使得在红外干燥器(6)内部形成的且通过吸嘴(9)吸入的废气能够被供应给热空气干燥器(8)的至少一个吹嘴(10)中,以便将所述废气排出至待干燥的纤维料幅(F)上。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干燥设备(3)配置为,各个单独的组合干燥器(4)的加热温度或加热功率沿待干燥的纤维料幅(F)的运行方向观察是不同的并且优选能够相互无关地调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干燥设备(3)配置为,沿待干燥的纤维料幅(F)的运行方向观察从组合干燥器(4)到组合干燥器(4)的加热功率或加热温度升高。
14.根据权利要求7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干燥设备(3)配置用于实施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用于制造湿法成网的无纺织物料幅(V)的干燥设备(3),所述无纺织物料幅通过由纤维悬浮液沉积纤维料幅(F)而形成,所述纤维悬浮液具有工业生产的无机纤维或由合成法生产的聚合物制成的纤维,其中,所述干燥设备(3)沿待干燥的纤维料幅(F)穿过干燥设备(3)的运行方向观察具有多个组合干燥器(4),其中,每个组合干燥器(4)都分别包括至少一个红外干燥器(6)和至少一个热空气干燥器(8),并且同一组合干燥器(4)的热空气干燥器(8)沿待干燥的纤维料幅(F)的运行方向观察分别连接在同一组合干燥器(4)的红外干燥器(6)的下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伊特专利有限公司,未经福伊特专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78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