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0272.0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3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川崎由康;山下孝子;植野雅康;田路勇树;小林崇;船川义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1D9/46;C22C38/14;C22C38/58;C22C38/60;C23C2/06;C23C2/12;C23C2/4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盛曼;金龙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在形成预定的成分组成的基础上,使钢组织为以面积率计铁素体为35%以上且80%以下、马氏体为5%以上且25%以下、以体积率计残余奥氏体为8%以上,并且使铁素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平均结晶粒径分别为6.0μm以下、3.0μm以下、3.0μm以下,同时使铁素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晶粒的平均长径比分别为大于2.0且15.0以下,此外使残余奥氏体中的Mn量(质量%)除以铁素体中的Mn量(质量%)而得到的值为2.0以上,由此,提供延展性和扩孔性优良、并且YR(屈服比)小于68%且具有590MPa以上的TS(拉伸强度)的高强度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作为在汽车、电气等产业领域中使用的构件的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钢板的延展性和延伸凸缘性(扩孔性)优良且具有低屈服比。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保护地球环境的观点出发,提高汽车的燃料效率成为重要的课题。因此,想要通过车身材料的高强度化来实现薄壁化、使车身本身轻量化的动向变得活跃。
但是,通常钢板的高强度化会导致延展性和延伸凸缘性(扩孔性)的降低,因此,谋求高强度化时钢板的成形性降低,产生成形时的裂纹等问题。因此,无法简单地实现钢板的薄壁化。因此,期望开发出兼具高强度和优良的成形性(延展性和扩孔性)的材料。另外,TS(拉伸强度)为590MPa以上的钢板在汽车的制造工序中在冲压加工后通过电弧焊接、点焊等进行组装而模块化,因此,在组装时要求高尺寸精度。
因此,对于这样的钢板而言,除了优良的延展性和扩孔性以外,还需要在加工后不易发生回弹等,为此,在加工前YR(屈服比)低变得重要。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利用了残余奥氏体的加工诱发相变的具有非常高的延展性的钢板,其拉伸强度为1000MPa以上、总伸长率(EL)为30%以上。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钢板,其中,使用高Mn钢并且实施在铁素体与奥氏体的双相区的热处理,由此得到高的强度-延展性平衡。
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钢板,其中,在高Mn钢中使热轧后的组织为包含贝氏体、马氏体的组织,进一步通过实施退火和回火而形成微细的残余奥氏体后,形成包含回火贝氏体或回火马氏体的组织,由此改善局部延展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1576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2591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383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钢板通过将以C、Si和Mn作为基本成分的钢板奥氏体化后进行淬火至贝氏体相变温度范围并等温保持的、所谓的等温淬火处理来制造。而且,在实施该等温淬火处理时,通过C向奥氏体的富集而生成残余奥氏体。
但是,为了得到大量的残余奥氏体,需要超过0.3质量%的大量的C,但在超过0.3质量%的C浓度时,点焊性的降低显著,难以作为汽车用钢板来实用化。
此外,对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钢板而言,以提高延展性作为主要目的,对于扩孔性、屈服比并未考虑。
另外,对于专利文献2和3中记载的钢板而言,虽然对于提高延展性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其屈服比并未考虑。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延展性和扩孔性优良并且具有低屈服比的高强度钢板、具体而言YR(屈服比)小于68%并且TS(拉伸强度)为590MPa以上的高强度钢板以及其有利的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02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线材及钢线材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渗碳用钢板和渗碳用钢板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