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致冷剂组合物的转移填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73405.X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6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土屋立美;板野充司;黒木眸;山田康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K5/04 | 分类号: | C09K5/04;F25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致冷剂组合物 填充 二氟甲烷 四氟乙烷 五氟乙烷 供给源 液相组成 公差 相变化 相向 | ||
1.一种转移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为含有二氟甲烷、五氟乙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致冷剂组合物的转移填充方法,
该方法包括将致冷剂组合物从供给源的液相向供给目的地转移填充的工序,
转移填充前的供给源中的致冷剂组合物的液相组成为:
二氟甲烷:32.5~33.5重量%;
五氟乙烷:14.3~16.0重量%;和
1,1,1,2-四氟乙烷:50.5~53.2重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转移填充前的供给源中的致冷剂组合物的液相组成为:
二氟甲烷:32.9~33.5重量%;
五氟乙烷:14.4~16.0重量%;和
1,1,1,2-四氟乙烷:50.5~52.7重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转移填充前的供给源中的致冷剂组合物的液相组成为:
二氟甲烷:33.4~33.5重量%;
五氟乙烷:14.6~16.0重量%;和
1,1,1,2-四氟乙烷:50.5~52.0重量%。
4.一种转移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为含有二氟甲烷、五氟乙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致冷剂组合物的转移填充方法,
该方法包括将致冷剂组合物从供给源的液相向供给目的地转移填充的工序,
转移填充前的供给源中的致冷剂组合物的液相组成为:
二氟甲烷:29.7~31.0重量%;
五氟乙烷:29.7~31.0重量%;和
1,1,1,2-四氟乙烷:38.0~40.6重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转移填充前的供给源中的致冷剂组合物的液相组成为:
二氟甲烷:29.9~31.0重量%;
五氟乙烷:29.9~31.0重量%;和
1,1,1,2-四氟乙烷:38.0~40.2重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转移填充前的供给源中的致冷剂组合物的液相组成为:
二氟甲烷:30.3~31.0重量%;
五氟乙烷:30.3~31.0重量%;和
1,1,1,2-四氟乙烷:38.0~39.4重量%。
7.一种转移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为含有二氟甲烷、五氟乙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致冷剂组合物的转移填充方法,
该方法包括将致冷剂组合物从供给源的液相向供给目的地转移填充的工序,
转移填充前的供给源中的致冷剂组合物的液相组成为:
二氟甲烷:39.9~41.0重量%;
五氟乙烷:29.3~31.0重量%;和
1,1,1,2-四氟乙烷:28.0~30.8重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转移填充前的供给源中的所述致冷剂组合物的液相组成为:
二氟甲烷:40.2~41.0重量%;
五氟乙烷:29.5~31.0重量%;和
1,1,1,2-四氟乙烷:28.0~30.3重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转移填充前的供给源中的所述致冷剂组合物的液相组成为:
二氟甲烷:40.7~41.0重量%;
五氟乙烷:29.7~31.0重量%;和
1,1,1,2-四氟乙烷:28.0~29.6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34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