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价的多黏菌素E2 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4766.6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6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冯军;张喜全;吴勇;郭猛;薛春佳;胡明通;朱裕辉;周杰;王猛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多米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7/62 | 分类号: | C07K7/62;C07K1/34;C07K1/36;C07K1/16;A61K38/12;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6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菌素 base sub | ||
提供一种高效价的多黏菌素E 2甲磺酸钠,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效价不低于600μg/mg的多黏菌素E2甲磺酸钠、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多黏菌素E(colistin)是一种由多种组分组成的多肽类抗生素,主要由E1和E2组成(或称为A或B)。在20世纪50年代,多黏菌素E就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特别是由多重耐药铜绿假单孢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引起感染的治疗。临床使用的多黏菌素E类产品有两种,一种是口服或局部使用的硫酸多黏菌素E(也称硫酸黏菌素),另一种是供注射用的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Colistimethate Sodium)。这两种药物均是多组分药物,在硫酸多黏菌素E中,含有E1、E2、E3等至少5种组分(参见欧洲药典7.0),同样在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中也至少含有对应的多黏菌素E1甲磺酸钠、多黏菌素E2甲磺酸钠等5种组份,然而,不同的组分可能会带来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的差异,为了保证多黏菌素E产品的批间质量稳定性,需制备单一组分的多黏菌素E组合物。
中国专利申请CN102190710A公开了一种多黏菌素E2组合物,其中多黏菌素E2的结构如式I所示,实施例4公开了多黏菌素E2甲磺酸钠组合物的制备,所述组合物的效价为560μg/mg,尽管其效价高于市售产品,但经测定,所述组合物中修饰产物种类较多,较难保证产品的批间质量稳定性。
中国专利申请CN104918951A公开了一种含有至少3个氨基被甲磺酸钠基双修饰的组合物,其中实施例2公开了10修饰的多黏菌素E2甲磺酸钠的制备,其相比于CMS对照物一般具有较低的活性。
因此,仍需提供高效价且产品批间质量稳定的多黏菌素E2甲磺酸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多黏菌素E2甲磺酸钠,其效价不低于600μg/mg。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其效价不低于620μg/mg。
在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其效价不低于640μg/mg。
在一些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其效价不低于660μg/mg。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多黏菌素E2甲磺酸钠包含修饰产物,其中修饰指,多黏菌素E2结构中,Dbu的γ氨基被甲磺酸钠基(-CH2SO3Na)或甲醇基(-CH2OH)取代。优选的,Dbu的γ氨基被甲磺酸钠基(-CH2SO3Na)取代。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多黏菌素E2甲磺酸钠包含4修饰产物,即多黏菌素E2结构中,Dbu的γ氨基被4个甲磺酸钠基(-CH2SO3Na)取代,其中,在HPLC图谱中以面积归一化法计,4修饰产物占25%-50%。进一步优选的,4修饰产物占30%-43%。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多黏菌素E2甲磺酸钠包含6修饰产物,即多黏菌素E2结构中,Dbu的γ氨基被6个甲磺酸钠基(-CH2SO3Na)取代,其中,在HPLC图谱中以面积归一化法计,6修饰产物占35%-65%。进一步优选的,6修饰产物占45%-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多米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多米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47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