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融金属表面的渣体积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75201.X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6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楠智行;宫崎贵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B11/06 | 分类号: | G01B11/06;B22D37/00;B22D43/00;C21B3/04;F27D21/00;F27D21/02;G01F17/00;G01N33/2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航;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度参数 熔融金属表面 近似曲线 拍摄图像 出渣 像素 评价对象 熔融金属 体积计算 像素区域 液面 漂浮 拍摄 | ||
一种熔融金属表面的渣体积评价方法,具有:准备工序,通过测定漂浮在容器内的熔融金属的表面的厚度相互不同的多个渣的厚度,并且算出所述容器内的液面的拍摄图像中的对应于所述多个渣的像素区域的与浓度具有相关关系的浓度参数的值,来预先算出表示渣的厚度与所述浓度参数的对应关系的近似曲线;以及,渣体积计算工序,基于构成拍摄作为评价对象的液面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的各像素的所述浓度参数的值、和所述近似曲线,对每个所述像素算出渣的厚度并进行累积,由此算出渣的体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熔融金属表面的渣(slag)体积评价方法。
本申请基于在2016年12月6日在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6-236936号要求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从高炉取出到铁液罐中的铁液、或从转炉取出到浇包的钢液等的、被收纳于容器内的熔融金属的表面漂浮有渣。漂浮在被收纳于铁液罐内的铁液的表面的渣,有在作为后面工序的转炉工序中使铁液发生成分偏移的风险。另外,漂浮在被收纳于浇包内的钢液的表面的渣也有在作为后面工序的二次精炼工序中使钢液发生成分偏移的风险。这样,漂浮在被收纳于容器内的熔融金属的表面的渣有在后面工序中带来有害的作用的风险,因此一般在向后面工序输送熔融金属之前进行使用排渣机进行除去渣的排渣作业,所述排渣机将渣向容器外扒出。
根据熔融金属的种类等,有需要进行从容器完全除去渣的排渣作业(完全排渣)的情况、和只要进行部分地除去渣而在容器内残留一部分渣的排渣作业(部分排渣)即可的情况。在扒出渣时,不仅渣,熔融金属也会部分地扒出,因此一般地如果扒出渣的量变多,则被扒出的熔融金属的量也变多。因此,部分排渣与完全排渣相比,具有能够降低熔融金属的损失从而提高成品率(材料利用率)的优点。可是,在部分排渣的情况下,若在容器内残存超过所需的渣,则如前述那样有在后面工序中带来有害的作用的风险,因此需要例如求出排渣率等来准确地掌握在容器内残存的渣的量。
在此,作为现有技术,有由从上方观看容器的情况下的渣面积求排渣率的方法。可是,若扒出容器内的渣的一部分,则例如有时发生以下现象:残存的渣的上部崩溃从而向液面落下,看上去渣在液面扩展。在该情况下,若采用上述现有技术的方法求排渣率,则尽管扒出渣,但是也成为排渣率未增大的结果。即,渣面积与排渣率未取得相关关系的情况较多,上述现有技术的方法难以准确掌握在容器内残存的渣的量。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方法:利用设置于熔融金属容器附近的拍摄装置对熔融金属容器内的液面进行拍摄,由该拍摄所得到的图像数据求出亮度柱状图,从该亮度柱状图的图案判断是扒渣的前期、中期、后期中的哪一方,从这些时期的每个时期的亮度柱状图峰位置求渣判断阈值,在所设定的阈值下将亮度进行二值化,来识别渣和熔融金属。
根据专利文献1中的上述方法,认为与将用于识别渣和熔融金属的阈值固定的情况相比,能够准确地识别渣和熔融金属。因此,根据专利文献1中的上述方法,认为能够某种程度地准确算出液面的渣的量。
可是,实际的渣具有厚度,认为在渣的排渣作业的过程中,渣的厚度逐渐地减少。特别是在部分排渣的情况下,需要准确地掌握在容器内残存的渣的量,但是专利文献1中的上述方法由于不评价渣的厚度,因此难以准确地掌握在容器内残存的渣的量。另外,专利文献1中的上述方法,要算出上述渣的量的话需要较多的工序,难以迅速地掌握上述渣的量。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3-195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能够更准确且迅速地评价漂浮在容器内的熔融金属的表面的渣的体积的、熔融金属表面的渣体积评价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52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标记器和标记器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