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4S)-或(4R)-3;4-二羟基-2;6;6-三甲基环己-2-烯酮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78313.0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1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B·舍费尔;W·西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5/61 | 分类号: | C07C45/61;C07C49/7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徐国栋;林柏楠 |
地址: | 德国莱茵河***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甲基环己 二羟基 烯酮 制备 对映体 虾青素 | ||
本发明涉及制备3,4‑二羟基‑2,6,6‑三甲基环己‑2‑烯酮对映体之一的新方法,以及制备(3S,3'S)‑虾青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3,4‑二羟基‑2,6,6‑三甲基环己‑2‑烯酮的(4S)‑对映体的步骤。
本发明涉及制备3,4-二羟基-2,6,6-三甲基环己-2-烯酮对映体之一的新方法,以及制备(3S,3'S)-虾青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3,4-二羟基-2,6,6-三甲基环己-2-烯酮的(4S)-对映体的步骤。
由于位于3和3'位置的两个手性中心,虾青素(3,3'-二羟基-β,β'-胡萝卜素-4,4'-二酮)可以以(3S,3'S)-,(3R,3'R)-,(3S,3'R)-,(3R,3'S)-非对映体或这些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的形式存在。(3S,3'R)-和(3R,3'S)-非对映体是相同的并且构成内消旋形式(参见:Carotenoids Handbook,2004(编辑:G.Britton,S.Liaaen-Jensen,H.Pfander),主要清单编号404,405和406)。
得到的三种非对映异构形式的虾青素存在于各种天然来源中。然而,当从外消旋前体开始时,化学全合成导致(3S,3'S)-,内消旋-和(3R,3'R)-虾青素的1:2:1混合物(参见例如E.Widmer等人,Helvetica Chimica Acta 1981,64,2436)。
虾青素的(3S,3'S)-非对映体(在本文中也称为(3S,3'S)-虾青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通过绿藻(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以对映体和非对映体富集的形式进行生物合成,绿藻可能是这种非对映体最丰富的天然来源(参见:M.Grung等人,J.Applied Phycology 1992,4,165;B.等,Phytochemistry 1981,20,2561)。来自绿藻的(3S,3'S)-虾青素被用作对人类健康具有积极作用的食品补充剂(参见:G.Hussein等人,J.Nat.Prod.2006,69,443)。据报道,它还适合作为阻断罗非昔布(Vioxx)的不利促氧化活性的有效抗氧化剂(参见:R.P.Mason,J.Cardiovasc.Pharmacol.2006,47Suppl.1,7)。
然而,考虑到绿藻中低浓度的(3S,3'S)-虾青素(参见:J.-P.Yuan,J.Agric.FoodChem.1998,46,3371),这种活性成分的可用性非常有限。此外,(3S,3'S)-虾青素作为单-和二-脂肪酸酯和游离虾青素的混合物存在于藻类中,这使得分离和纯化具有相当大的复杂性(参见例如M.Grung等人,J.Applied Phycology 1992,4,165;B.等人,Phytochemistry 1981,20,2561)。因此,为了能够提供更大量和高纯度的(3S,3'S)-虾青素,化学合成是所选择的技术。
虾青素的合成制备广泛描述于文献中,例如,在专著G.Britton,S.Liaanen-Jensen,H.Pfander(编辑),Carotenoids,Vol.2,Verlag,巴塞尔,1996年,特别是第11页,第267页及随后各页和第281页及随后各页以及在那里引用的文献,描述于各种教课书中,如B.Natural Products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Springer,Heidelberg,2014,第626页及随后各页以及在那里引用的文献,描述于H.Ernst,Pure andApplied Chemistry,2002,74,2213中,以及描述于专利文献中,例如,EP1197483或EP12859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欧洲公司,未经巴斯夫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8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高纯度丙烯产生二异丙醚的方法
- 下一篇:乙酸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