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体保护膜、附着防止构件及附着防止构件的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3902.8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5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绪方四郎;须田修平;高宫祥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和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C17/42 | 分类号: | C03C17/42;B08B17/02;B32B7/02;B32B7/023;B32B9/00;C03C1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霍玉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体 保护膜 附着 防止 构件 形成 方法 | ||
1.一种基体保护膜,是降低物质向基体的表面附着的基体保护膜,所述基体保护膜的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保护膜由在Ti、Si的氧化物中掺杂金属而具有静电排斥力的第一层、以及对表面自由能进行控制的第二层构成,所述第一层形成于所述基体表面上,所述第二层形成于该第一层的表面上,
所述第二层由50mJ/m2以下的低表面自由能的官能团形成,该第二层的厚度小于1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体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官能团为作为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甲基或者己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体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官能团为由烷基、亚烷基、苯基、苄基、苯乙基、羟基苯基、氯苯基、氨基苯基、萘基、氨茴基、芘基、噻吩基、吡咯基、环己基、环己烯基、环戊基、环戊烯基、吡啶基、氯甲基、甲氧基乙基、羟乙基、氨基乙基、氰基、巯基丙基、乙烯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环氧丙氧基丙基、或者乙酰氧基形成的烃系的疏水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体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官能团为由氟代烷基、氟代亚烷基、氟代苯基、氟代苄基、氟代苯乙基、氟代萘基、氟代氨茴基、氟代芘基、氟代噻吩基、氟代吡咯基、氟代环己基、氟代环己烯基、氟代环戊基、氟代环戊烯基、氟代吡啶基、氟代甲氧基乙基、氨基氟乙基、氟乙烯基、或者氟乙酰氧基形成的氟化物系的疏水疏油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体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掺杂金属为从由金、银、铂、铜、锆、锡、锰、镍、钴、铁、锌、碱金属、以及碱土金属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
6.一种附着防止构件,其通过在玻璃制成或者树脂制成的基体的表面上形成有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体保护膜而成。
7.一种附着防止构件的形成方法,其是权利要求6所述的形成有基体保护膜而成的附着防止构件的形成方法,
在所述附着防止构件的形成方法中,在基体的表面上形成第一层后,在该第一层的表面上,通过自组装单分子膜(SAM)的化学性吸附、基于等离子体CVD的蒸镀、基于溶胶凝胶法的形成、纳米粒子的涂布、使用表面改性剂的方法、基于交替层叠法的薄膜形成、复合镀覆、电泳法、或者蚀刻处理来形成厚度小于1nm的第二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和电机株式会社,未经星和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390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近红外线吸收玻璃
- 下一篇:具有减小的润湿长度的光纤涂覆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