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驾驶状态判定装置及驾驶状态判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5485.0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8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菅原永;虎间亮介;中村雄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B60W40/08;G06V40/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力奕;胡秋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 状态 判定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驾驶状态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脸部特征点检测部,该脸部特征点检测部从驾驶员的脸部图像中,检测与所述驾驶员的脸部的特征点相关的位置信息来作为脸部特征点;
脸部信息检测部,该脸部信息检测部根据所述脸部特征点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脸部特征点,检测表示所述驾驶员的脸部的状态的脸部信息;
频度分布生成部,该频度分布生成部参照所述脸部信息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脸部信息,根据所述脸部信息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脸部信息,生成预先设定的时间区间内的所述脸部信息的频度分布;
众数值计算部,该众数值计算部根据所述频度分布生成部所生成的所述频度分布,计算所述脸部信息的众数值;
基准值计算部,该基准值计算部根据所述众数值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脸部信息的众数值,计算表示每个所述驾驶员的稳定状态的基准值;以及
驾驶状态判定部,该驾驶状态判定部基于所述基准值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基准值设定每个所述驾驶员的正常确认范围,根据所述脸部信息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脸部信息进行所述驾驶员是否确认出所述正常确认范围外的区域的判定,基于所述判定的结果判定所述驾驶员的驾驶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状态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操作信息获取部,该操作信息获取部获取表示所述驾驶员所乘坐的车辆的操作状态的车辆操作信息,
所述频度分布生成部参照所述操作信息获取部获取到的所述车辆操作信息,在对所述车辆进行了预先设定的车辆操作的情况下,生成所述频度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状态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脸部信息检测部根据所述脸部特征点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脸部特征点,检测所述驾驶员的脸部区域的位置,
所述频度分布生成部在所述脸部区域的位置在有效脸部位置区域内时,生成所述频度分布,所述有效脸部位置区域被设定为所述驾驶员落座时脸部区域所处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状态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频度分布生成部在所述脸部信息检测部在某一时间点检测到的所述脸部信息与在该某一时间点起的前一个定时检测到的所述脸部信息的差位于一定范围内时,生成所述频度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状态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频度分布生成部在所述脸部信息检测部检测到向所述驾驶员的脸部进行的佩戴物的佩戴脱下、或者所述佩戴物的偏离的情况下,生成所述频度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状态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频度分布生成部在所述脸部信息检测部检测到所述驾驶员的脸部产生明暗对比的情况下,生成所述频度分布。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状态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频度分布生成部在所述操作信息获取部获取到表示下述操作中的至少一个操作的信息的情况下,生成所述频度分布,即:所述车辆的门的开关操作、所述车辆的安全带的系上脱下操作、向所述车辆的座椅的落座、所述车辆的座椅位置的变更操作、以及所述车辆的换挡 杆向驱动转移的转移操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状态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脸部信息检测部对表示所述脸部特征点的位置关系的信息、所述驾驶员的眼睛的开闭状态、所述驾驶员的视线、所述驾驶员的脸部方向、所述驾驶员的眼睛的扁率、所述驾驶员的确认范围、所述驾驶员的确认区域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检测,来作为所述脸部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状态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驾驶状态判定部在所述驾驶员乘坐的车辆具有所述驾驶员以手动方式进行驾驶的手动驾驶模式、以及由所述车辆侧自动进行驾驶控制的自动驾驶模式,且该自动驾驶模式存在多个自动驾驶等级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自动驾驶等级来变更所述正常确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54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