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量调整装置、光量调整方法以及计算机能读取的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8045.0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2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广井公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Q1/14 | 分类号: | B60Q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马建军;邓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装置 方法 以及 计算 机能 读取 存储 介质 | ||
关于由激光测距传感器(32)这样的非可见光传感器检测到的移动体(100)前方的检测物体,光量调整装置(10)的视觉辨认性评价部(23)根据由摄像机(31)这样的可见光传感器得到的图像数据计算评价视觉辨认性而得到的视觉辨认性评价值。光量调整装置(10)的光量调整部(24)根据计算出的视觉辨认性评价值,调整向存在检测物体的区域照射的移动体(100)的前照灯(40)的光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车辆的前照灯的光量进行调整的技术。
背景技术
存在在远光灯照射时根据使用摄像机这样的传感器识别出的其他车辆的位置来控制远光灯与近光灯的分界线即切割线的可变配光控制(Adaptive Driving Beam)。通过该可变配光控制,能够在对其他车辆进行遮光的同时,对其他车辆以外的区域继续进行远光灯照射。并且,能够防止使其他车辆的驾驶员产生眩惑,并且提高驾驶员的视觉辨认性。
在可变配光控制中,使用配置有多个能够独立地控制近光灯和远光灯的LED光源等光源的阵列光源。并且,通过控制阵列光源的各个光源的点亮而变更配光。另外,在可变配光控制中,也有通过使用闸门等将远光灯的一部分区域变更成近光灯而变更配光的结构。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内容:根据使用摄像机取得的图像数据来识别车辆的前照灯和尾灯,确定与前照灯和尾灯对应的区域进行配光控制。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内容:在转向角度为规定转向角度以上的情况下,预测车辆的角度变化,确定与相向车辆对应的区域来控制配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088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375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2的目的在于防止使周边车辆的驾驶员产生眩惑。并且,在专利文献1、2中,对车辆以外的物体照射远光灯。因此,有时前方物体的视觉辨认性下降。例如,在对极近距离的物体照射了远光灯的情况和与其他车辆同时对相同的物体照射了远光灯的情况下,产生亮度饱和,物体的视觉辨认性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防止位于移动体前方的物体的视觉辨认性下降。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光量调整装置具备:
视觉辨认性评价部,其关于由非可见光传感器检测到的移动体前方的检测物体,根据由可见光传感器得到的图像数据计算评价视觉辨认性而得到的视觉辨认性评价值;以及
光量调整部,其根据由所述视觉辨认性评价部计算出的视觉辨认性评价值,调整向存在所述检测物体的区域照射的所述移动体的前照灯的光量。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针对由非可见光传感器检测到的检测物体计算视觉辨认性评价值,调整向存在检测物体的区域照射的前照灯的光量。由此,能够防止位于移动体前方的物体的视觉辨认性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光量调整装置10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光量调整装置10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远光灯单元411和远光灯单元421的说明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遮光处理的说明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检测物体检测处理的说明图。
图6是实施方式1的坐标变换处理的说明图。
图7是实施方式1的视觉辨认性计算处理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80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