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OSFET、MOSFET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力转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8751.5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2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新井大辅;北田瑞枝;浅田毅;铃木教章;村上晃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电元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1/336;H01L2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osfet 制造 方法 以及 电力 转换 电路 | ||
MOSFET100,具备:半导体基体110,在n型柱形区域113以及p型柱形区域115构成超结结构;以及栅极电极122,通过栅极绝缘膜120形成,其中,在半导体基体110中,当将提供作为MOSFET的主要运作的区域设为活性区域A1、将保持耐压的区域设为外周区域A3、以及将位于活性区域A1与外周区域A3中间的区域设为活性连接区域A2时,在半导体基体110的活性区域A1、活性连接区域A2以及外周区域A3中,晶格缺陷仅被生成于活性区域A1以及活性连接区域A2。此外,电力转换电路,具备:用于制造MOSFET100的制造方法以及MOSFET100。本发明的MOSFET100能够减少恢复损失,并且与以往的MOSFET相比难以产生振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MOSFET、MOSFET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力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超结(Super Junction)结构的MOSFET形成有晶格缺陷已被普遍认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因此,将以下所示的MOSFET900作为以往的MOSFET来进行示例并说明。其中,MOSFET900是用于说明晶格缺陷而示例的,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并不代表其本质上为MOSFET900所具有的具体结构(例如,是否是沟槽栅极型、是否具备金属塞等)。
以往的MOSFET900如图14所示,具备:半导体基体910,具有n型柱形区域913以及p型柱形区域915,并且在n型柱形区域913以及p型柱形区域915构成超结结构;以及栅极电极922,通过栅极绝缘膜920形成于半导体基体910的第一主面侧。
此外,MOSFET900除了上述的构成要素以外,还具备:低电阻半导体层(漏极层)912;缓冲层914;基极区域916;源极区域924;层间绝缘膜926;金属塞930;源极电极934;以及漏极电极936。
MOSFET900即是所说的沟槽栅极型MOSFET。
其中,图14所示的是在以往的MOSFET900中所说的活性区域的一部分。
此外,在以往的MOSFET900中,晶格缺陷被生成于半导体基体910(参照图14的×印)。在MOSFET900中,在超结结构的最深部与低电阻半导体层912的上表面之间的深度(缓冲层914存在的深度)中,晶格缺陷的密度是显示最大值。
根据以往的MOSFET900,在体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能够使载流子通过晶格缺陷而重新结合(控制载流子的生命时间),这样一来,即使载流子不移动至电极也能够使载流子消除。因此,以往的MOSFET900能够缩短反向恢复时间(Trr)来加快开关速度,这样一来,就能够减少反向恢复电载量(Qrr),与具有超结结构并且没有生成晶格缺陷的MOSFET相比,其能够减少恢复损失。
其中,在以下单独记载为“减少恢复损失”的情况下,指的是与具有超结结构并且没有生成晶格缺陷的MOSFET相比后的情况。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5-135987号公报
通常在具有超结结构的MOSFET中,由于超结结构的结电容会变大,在体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耗尽层从pn结处迅速扩展,因此反向恢复电流(Irr)在超过峰值(Irp)后,会有急剧变小(dIr/dt会变大)的倾向。换句话说,会有成为恢复困难的倾向(参照后述的图4)。
此外,当晶格缺陷被生成于MOSFET的半导体基体时,会发生因载流子的生命时间变得过短,从而导致反向恢复电流(Irr)在超过峰值(Irp)后,进一步急剧变小的情况。特别是如以往的MOSFET900:在比超结结构的最深部更深的深度位置中,当晶格缺陷的密度是显示最大值时,反向恢复电流(Irr)在超过峰值(Irp)后进一步急剧变小的倾向会变得更为显著(参照后述的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电元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新电元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87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