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元件安装机及元件落下的判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94858.0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6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鬼头里枝;川合英俊;细井规生;野泽瑞穗;饭阪淳;伊藤秀俊;藤村晋吾;石川贤三;山荫勇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富士 |
主分类号: | H05K13/02 | 分类号: | H05K13/02;H05K13/04;H05K13/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青;安翔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元件 装机 落下 判定 方法 | ||
元件安装机具备:元件供给装置,向供给位置供给元件;及元件移载装置,使用元件安装工具从上述供给位置拾取上述元件并向基板安装,上述元件安装机具备:元件检测部,在使用上述元件安装工具来拾取上述元件之前或者拾取上述元件时,检测在上述供给位置是否存在上述元件;保持检测部,检测上述元件安装工具是否拾取并保持有上述元件;残留检测部,在通过上述保持检测部检测出上述元件安装工具未保持上述元件的情况下,检测在上述供给位置是否残留有上述元件;及落下判定部,基于上述元件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上述保持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及上述残留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定上述元件是否已落下。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实施向基板安装电子元件(以下简称为元件)的安装作业的元件安装机。
背景技术
实施用于向施加有印刷配线的基板安装元件的各种作业(以下,称为对基板作业)而量产电路基板的技术正在普及。作为实施对基板作业的对基板作业机,有焊料印刷机、元件安装机、回流焊机及基板检查机等。元件安装机一般具备:基板输送装置、元件供给装置及元件移载装置。元件移载装置由保持吸嘴的安装头、及沿着水平两个方向驱动安装头的头驱动机构等构成。在使用吸嘴来吸附元件时,极少产生使元件错误地落下的情况。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元件有可能落下的情况下的应对技术的一例。
专利文献1的元件安装机具备:检测装置,检测吸嘴从供料器装置(元件供给单元)取出元件时错误地落下的元件;及控制装置,在检测出落下的元件的情况下停止安装运转。此外,作为检测装置,公开了将多对发光器及受光器相向配置而通过遮光来检测落下的元件的形态。由此,使吸嘴不会与落下的元件碰撞而破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325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需要新设置多对发光器及受光器,成本增加。另外,在检测出落下的元件的情况下,无条件地停止安装运转而生产效率下降,因此存在有想要尽量使安装运转继续的要求。这样的问题点不限于吸嘴和供料器装置的组合,对于其他种类的元件安装工具和其他种类的元件供给装置也需要考虑。
在本说明书中,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利用现有的装置结构而抑制成本的增加并判定元件的落下的元件安装机及元件落下的判定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元件安装机,具备:元件供给装置,向供给位置供给元件;及元件移载装置,使用元件安装工具从上述供给位置拾取上述元件并向基板安装,上述元件安装机具备:元件检测部,在使用上述元件安装工具来拾取上述元件之前或者拾取上述元件时,检测在上述供给位置是否存在上述元件;保持检测部,检测上述元件安装工具是否拾取并保持有上述元件;残留检测部,在通过上述保持检测部检测出上述元件安装工具未保持有上述元件的情况下,检测在上述供给位置是否残留有上述元件;及落下判定部,基于上述元件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上述保持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及上述残留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定上述元件是否已落下。
另外,本说明书公开一种元件落下的判定方法,是元件安装机中的元件落下的判定方法,上述元件安装机具备:元件供给装置,向供给位置供给元件;及元件移载装置,使用元件安装工具从上述供给位置拾取上述元件并向基板安装,上述元件落下的判定方法具备如下的工序:元件检测工序,在使用上述元件安装工具来拾取上述元件之前或者拾取上述元件时,检测在上述供给位置是否存在上述元件;保持检测工序,检测上述元件安装工具是否拾取并保持有上述元件;残留检测工序,在上述保持检测工序中检测出上述元件安装工具未保持有上述元件的情况下,检测在上述供给位置是否残留有上述元件;及落下判定工序,基于上述元件检测工序的检测结果、上述保持检测工序的检测结果及上述残留检测工序的检测结果,判定上述元件是否已落下。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富士,未经株式会社富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48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