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的试验方法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96335.X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9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M3/24 | 分类号: | G01M3/24;H01L21/66;H01L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试验 方法 制造 | ||
1.一种半导体装置的试验方法,该半导体装置形成了在形成有元件的基板晶片和与所述基板晶片相对地设置的盖晶片之间具有气密空间的封装件,
该半导体装置的试验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下述工序:
水分赋予工序,在将所述半导体装置暴露于高湿环境之后进行冷却;以及
泄漏判别工序,通过向在所述基板晶片形成的元件供给电力,对所述半导体装置产生的声波进行检测而判别所述封装件的泄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晶片由单晶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泄漏判别工序中,供给电力的元件是高频放大用晶体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泄漏判别工序中,供给电力的元件是高频放大用晶体管。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传声器而进行所述声波的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悬臂而对所述盖晶片的振动进行检测,由此进行所述声波的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光照射至所述盖晶片的表面,根据由所述盖晶片的表面反射出的反射光的移位而检测所述盖晶片的振动,由此进行所述声波的检测。
8.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工序:
元件形成工序,在基板晶片形成元件;
封装件形成工序,与所述基板晶片相对地设置盖晶片,形成在存在所述元件的区域具有气密空间的封装件;以及
通过所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试验方法而判别所述封装件的泄漏的工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封装件形成工序中,包含针对1片所述基板晶片而形成多个封装件,以每个封装件为单位进行单片化的工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封装件形成工序中,包含如下工序:针对1片所述基板晶片而形成多个封装件,在各个封装件的与相邻的封装件之间处的所述盖晶片形成贯通孔。
11.一种半导体装置的试验方法,该半导体装置形成了在形成有元件的基板晶片和与所述基板晶片相对地设置的盖晶片之间具有气密空间的封装件,
该半导体装置的试验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下述工序:
水分赋予工序,将所述半导体装置暴露于高湿环境;以及
泄漏判别工序,向在所述基板晶片形成的元件供给电力,对所述半导体装置产生的声波进行检测,通过从开始向所述元件供给电力起至检测到所述声波为止的时间而判别所述封装件的泄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水分赋予工序中,包含在将所述半导体装置暴露于高湿环境之后进行冷却的工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晶片由单晶材料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晶片由单晶材料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泄漏判别工序中,供给电力的元件是高频放大用晶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633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和操作电子设备的方法
- 下一篇:同步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