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循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97591.0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8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前山英明;酒井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47/02 | 分类号: | F25B4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循环 装置 | ||
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制热模式和除霜模式作为运转模式。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10)、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膨胀阀以及控制装置。压缩机(10)由马达(12)驱动。压缩机(10)储存冷冻机油。控制装置驱动马达(12)。制冷剂(RL1)在制热模式下以压缩机(10)、第一热交换器、膨胀阀以及第二热交换器的顺序循环。制冷剂(RL1)的密度小于冷冻机油(RO1)的密度。在压缩机(10)的内部,在除霜模式下液状的制冷剂(RL1)和冷冻机油(RO1)分离为两层。控制装置使除霜模式下的马达(12)的热损失比制热模式下的热损失增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除霜模式作为运转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具有除霜模式作为运转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例如,在日本特开昭59-221543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空调装置:在除霜运转中,使压缩机的马达的驱动电压从马达效率为最高值的电压降低而使除霜热量增加,由此缩短除霜所需的时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2215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除霜模式下,制冷剂的热量用于除霜,因此吸入到压缩机的制冷剂的热量大多比通常小。在除霜模式下,制冷剂容易在压缩机的内部冷凝。若储存在压缩机中的冷冻机油被液体的制冷剂(液体制冷剂)稀释,则冷冻机油的润滑能力降低。其结果,压缩机的滑动部损伤的可能性提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制冷循环装置的稳定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制热模式和除霜模式作为运转模式。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膨胀阀以及控制装置。压缩机由马达驱动。压缩机储存冷冻机油。控制装置驱动马达。制冷剂在制热模式下以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膨胀阀以及第二热交换器的顺序循环。制冷剂的密度小于冷冻机油的密度。在压缩机的内部,在除霜模式下液状的制冷剂与冷冻机油分离为两层。控制装置使除霜模式下的马达的热损失比制热模式下的热损失增加。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通过使除霜模式下的马达的热损失比制热模式下的马达的热损失增加,能够在制冷剂的密度比冷冻机油的密度小、且液状的制冷剂与冷冻机油分离为两层的压缩机的内部抑制冷冻机油的润滑能力的降低。其结果,能够提高制冷循环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马达驱动电路的功能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3是一并表示R32、R410A及R290各自的GWP、多变指数及理论排出温度的图。
图4是表示使图2的马达的转速为恒定的情况下的马达的驱动电压与马达效率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5是一并表示通常模式下的马达的驱动电压及感应电动势的各时序图的图。
图6是一并表示实施方式1的除霜模式下的马达的驱动电压及感应电动势的各时序图的图。
图7是表示图1的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压缩机的其他例子的内部构造的图。
图9是实施方式3的通常模式下的PWM信号的波形图。
图10是实施方式3的除霜模式下的PWM信号的波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75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