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柔性电容器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790001531.X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5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拉维·帕拉尼斯瓦米;艾利珍卓·艾尔德瑞二世·A·那瑞葛;玛丽亚·塞莉纳·M·阿尔卡萨巴斯;多纳托·G·凯瑞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33 | 分类号: | H01G4/33;H01G4/0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牛海军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电容器 构造 | ||
1.一种柔性电容器构造,其包括:
作为粘合剂层的柔性底层,所述柔性底层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
不连续柔性顶层,所述不连续柔性顶层设置在所述底层的第二主表面上并且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使得所述柔性顶层的第一主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柔性底层的第二主表面接触,并且所述柔性顶层的第一主表面中的不连续性在其中限定通孔和所述柔性底层的第二主表面的暴露部分,其中所述通孔包括侧壁;
导电顶部电极,所述导电顶部电极设置在所述通孔中并且至少覆盖所述柔性顶层的第二主表面邻近所述通孔的部分、所述通孔的侧壁以及所述柔性底层的第二主表面的所述暴露部分;和
导电底部电极,所述导电底部电极设置在所述柔性底层的第一主表面上,其中所述底部电极与所述顶部电极相对并且基本上与所述顶部电极对齐,使得所述顶部电极和所述底部电极以及其间的所述柔性底层形成电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容器构造,其中所述粘合剂层为压敏粘合剂层、热熔粘合剂层或热固性粘合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容器构造,其中所述柔性底层为导热的。
4.一种柔性电容器构造,其包括:
设置在基本上对齐的导电顶部电极与底部电极之间的柔性粘合剂层,所述柔性粘合剂层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其中所述顶部电极和所述底部电极中的每个电极具有顶部主表面和底部主表面,使得所述顶部电极和所述底部电极以及其间的所述柔性粘合剂层形成电容器,并且在顶部平面图中,所述柔性粘合剂层延伸超过所述顶部电极和所述底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电容器构造,其中所述柔性粘合剂层的第一主表面在第一接触区域中与所述底部电极的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并且所述柔性粘合剂层的第二主表面在第二接触区域中与所述顶部电极的底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使得在顶部平面图中,所述柔性粘合剂层延伸超过所述柔性粘合剂层的所述第一接触区域和所述第二接触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电容器构造,其中所述顶部电极的底部主表面具有接触表面和非接触表面,其中所述接触表面为所述顶部电极的底部主表面与所述柔性粘合剂层的第二主表面接触的部分,并且所述非接触表面为所述顶部电极的底表面不与所述柔性粘合剂层的第二主表面接触的部分,其中所述非接触表面与所述柔性粘合剂层的第二主表面间隔开,并且其中与所述柔性粘合剂层不同的柔性聚合物电介质层填充所述顶部电极的底表面的非接触部分与所述柔性粘合剂层的第二表面之间的空间。
7.一种柔性电容器构造,其包括:
柔性多层膜,所述柔性多层膜包括多个柔性层,所述多个柔性层包括至少一个柔性粘合剂层和至少一个柔性聚合物电介质材料层;
导电顶部电极,所述导电顶部电极设置在所述多层膜的顶侧上;和
导电底部电极,所述导电底部电极与所述顶部电极基本对齐地设置在所述多层膜的底侧上,所述多个柔性层中的至少一个层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顶部电极与所述底部电极之间并且形成电容器,其中所述顶部电极和所述底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与所述多个柔性层中的至少一个柔性粘合剂层直接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电容器构造,其中所述多个柔性层中的每个柔性粘合剂层与所述顶部电极和所述底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直接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电容器构造,其中所述多个柔性层中的至少一个柔性粘合剂层为所述多层膜的嵌入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9000153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材切片机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自行车辅助动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