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悬臂梁和智能材料的惯性触觉致动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2296.9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9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M·阿尔贡奈;V·科什卡瓦;J·M·克鲁兹-赫尔南德斯;N·T·奥利恩;R·A·拉克鲁瓦 | 申请(专利权)人: | 意美森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41/09 | 分类号: | H01L41/09;G06F3/01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侯颖媖;姬利永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觉换能器 智能材料 致动器 共振 基底 底座 触觉效果 惯性触觉 可操作地 悬臂梁 触觉 悬挂 传递 响应 | ||
一种包括底座和至少部分地由底座悬挂的触觉换能器的触觉致动器。触觉换能器包括基底和可操作地连接至基底的智能材料。智能材料具有响应于具有确定频率的电信号的共振,并且共振导致触觉换能器振动并传递触觉效果。
技术领域
总的来说,此专利文献涉及触觉致动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悬臂梁和智能材料的惯性触觉致动器。
背景技术
线性共振触觉致动器被使用在包括许多不同类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各种应用中。这些致动器通常是压电弯曲件,它们是具有由压电换能器形成的层的悬挂梁。向压电换能器施加电压会使换能器振动,进而振动梁以传递触觉效果。这些类型的触觉致动器传递卷曲性能,但是换能器通常包括陶瓷并且是易碎的。由于跌落或撞击某物而产生的尖锐冲击通常会导致换能器破裂,这使得触觉致动器无法工作和传递触觉效果。
发明内容
此专利文献的一个方面是触觉致动器,该触觉致动器包括底座和至少部分地由底座悬挂的触觉换能器。触觉换能器具有基底和由基底支撑的智能材料部件。智能材料部件具有智能材料,并且智能材料被封装。触觉换能器具有响应于具有确定频率的电信号的共振,并且共振导致触觉换能器振动并传递触觉效果。
另一方面是具有触觉致动器的设备。设备包括壳体、定位在壳体中的控制器以及定位在该壳体内并且至少部分地悬置在该壳体内的触觉致动器。触觉致动器电连接至控制器并且具有基底和由基底支撑的智能材料部件。智能材料部件具有智能材料,并且智能材料被封装。触觉换能器具有响应于具有确定频率的电信号的共振。共振导致触觉换能器和壳体振动以传递触觉效果。
另一方面是产生触觉效果的方法。方法包括向封装的智能材料施加电信号;响应于施加电信号而使基底振动;以及响应于使基底振动而传递触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触觉致动器的俯视等距视图。
图2是图1中描绘的触觉致动器的侧视图。
图3A是用于图1和图2中描绘的触觉致动器的智能材料制造的分解等距视图。
图3B是沿线3B-3B截取的图3A中描绘的智能材料制造的侧视图。
图4A是用于图1和图2中描绘的触觉致动器的智能材料制造的替代实施例的分解等距视图。
图4B是沿线4B-4B截取的图4A中描绘的智能材料制造的侧视图。
图5是图1和图2中描绘的触觉致动器的替代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是图1和图2中描绘的触觉致动器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7是图6中描绘的触觉致动器的替代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8是图6中描绘的触觉致动器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9A和9B更加详细地描绘图8所示的底座。
图10是定位在触觉致动器选择性地导致其振动的另一结构的附近的图1和图2中描绘的触觉致动器的侧视图。
图11是用于控制图1-8中描绘的触觉致动器的操作的控制器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各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多个视图中表示相同的部件和组件。对各实施例的引用并不限制本文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阐述的任何示例并不旨在限制,并且仅仅阐述了所附权利要求的许多可能的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意美森公司,未经意美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22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