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热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6392.0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9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龙;吴玉山;吴建国;孙业斌;许文波;范旭梦;陈金坤;蒯心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5/00 | 分类号: | C08L15/00;C08L9/06;C08K13/02;C08K3/22;C08K5/09;C08K5/14;C08K3/30;C08K3/3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张仕婷 |
地址: | 2141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带 耐热耐酸碱 覆盖胶 混炼 氢化丁腈橡胶 一段混炼 出片 制备 冷却 双辊开炼机 硫化剂DCP 丁苯橡胶 放置冷却 助促进剂 补强剂 防老剂 冷却盘 软化剂 填充剂 氧化镁 氧化锌 硬脂酸 有效地 硫化 胶料 塑炼 胶片 停放 | ||
1.一种耐热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其特征是配方比例按重量份计如下:60~80份氢化丁腈橡胶、20~40份丁苯橡胶、1~6份氧化锌、1~5份氧化镁、1~2份硬脂酸、30~60份补强剂、10~20份填充剂、1~15份软化剂、1~5份防老剂、1~7份硫化剂DCP和1~5份助促进剂TAIC;
所述氢化丁腈橡胶的丙烯腈含量按重量比例计为33%~40%;所述填充剂为硫酸钡和/或云母粉;
在双辊开炼机内加入氢化丁腈橡胶和丁苯橡胶塑炼后,依次加入氧化锌、氧化镁、硬脂酸、防老剂、补强剂、填充剂、软化剂,混炼均匀后,进行出片,放置在冷却盘停放12h得到一段混炼胶;向一段混炼胶中加入硫化剂DCP、助促进剂TAIC进行混炼,混炼充分后进行出片,并放置冷却盘进行冷却;待胶片充分冷却后,再进行硫化,得到所述的耐热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耐热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其特征是:所述补强剂为白炭黑、甲基丙烯酸镁、甲基丙烯酸锌、炭黑N220、炭黑234、炭黑N330、炭黑N550或陶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耐热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其特征是:所述软化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癸二酸二辛酯DOS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耐热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其特征是: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RD、防老剂MB和防老剂ODA中的一种或多种。
5.权利要求1-4之1所述耐热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重量份计步骤如下:
(1)生胶塑炼:在双辊开炼机内加入60~80份氢化丁腈橡胶和20~40份丁苯橡胶,辊距调整为1mm以下,辊温控制在40℃以下,塑炼10~15min;
(2)一段混炼:将辊距调至3~4mm,放入塑炼胶捏炼3~4min;放宽辊距至8~10mm,依次加入1~6份氧化锌、1~5份氧化镁、1~2份硬脂酸、30~60份补强剂、10~20份填充剂、1~15份软化剂、1~5份防老剂,混炼10~15min,混炼温度保持在40~50℃;将辊距调至1.5~2mm,薄通3~4次并90°掉头;最后调整辊距至8~10mm,出片;放置在冷却盘中,温度控制在40℃以下,停放12h后即得到一段混炼胶;
(3)二段混炼:将开炼机辊距调至8~10mm,放入步骤(2)所得的一段混炼胶回炼3~4min;然后加入1~7份硫化剂DCP和1~5份助促进剂TAIC,混炼6~8min,混炼温度为35~60℃;将辊距调至1.8~2.2mm,薄通3~4次,然后左右切割翻炼并出片,得到耐热耐酸碱二段混炼胶;
(4)硫化:将步骤(3)所得的二段混炼胶在平板硫化机上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60~170℃,硫化压力为10~15MPa,硫化时间为30~40min,得到所述的耐热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63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