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椹蛋白多糖、其制备方法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6008.5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6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丁侃;李赛娟;廖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A61K38/16;A61P2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刘锋;李琳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桑椹 蛋白 多糖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从桑椹(Fructus Mori)中获得的一种含半乳糖醛酸聚糖的蛋白多糖FMP‑6‑S4,其制备方法,和所述的蛋白多糖FMP‑6‑S4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抑制Aβ42生成或聚集或阿尔兹海默症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用途。所述的蛋白多糖FMP‑6‑S4包含重量百分含量为78%~82%的多糖和重量百分含量为18%~22%的蛋白;所述的多糖的组成为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和葡萄糖。所述蛋白多糖FMP‑6‑S4具有潜在的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作用,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蛋白多糖类物质、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从桑椹(Fructus Mori)中提取的含半乳糖醛酸聚糖的蛋白多糖FMP-6-S4,其制备方法,和所述的蛋白多糖FMP-6-S4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抑制Aβ42生成或聚集以及阿尔兹海默症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亦称为早老性痴呆,是一种渐进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记忆力逐渐减退、认知功能发生障碍、行为异常和社交障碍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AD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已成为最受公众关注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
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在脑内的沉积和异常表达是目前认为引发AD的核心环节。AD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之一是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s)的形成,而Aβ是SPs的核心成分,包括Aβ40和Aβ42,其中Aβ42更易发生淀粉样变性。因此,Aβ的聚集和异常沉积是AD发病机制中的首要和中心环节。Aβ是机体的正常代谢产物,由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水解而来,在正常情况下它的产生和降解处于动态平衡,当某些原因导致APP代谢异常时,Aβ生成增多和(或)降解减少就会造成Aβ大量沉积。所以,以Aβ为作用靶点,通过干扰APP代谢,从源头上减少Aβ的产生,是目前治疗AD药物的研究热点。
桑椹为桑科植物桑MorasalbaL.的干燥果穗,又名桑果,桑枣,乌椹等,其味甘酸,性寒,归心,肝,肾经,史载于《唐新修本草》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润燥之功效,用于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血虚便秘之症等。早在1993年桑椹已成为享有“既是食品又是药品”这一美称的农产品,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开发功能性食品的优质原料。
桑椹的栽培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还有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和非洲均有不同面积的种植。在我国素有种桑的传统,因此桑椹资源十分丰富,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南、四川、河北、山东、安徽、辽宁、河南和山西。桑椹作为中医临床中传统的补益类中药材,药食兼用。现代研究表明,桑椹中含蛋白多糖、多糖、游离酸和多种氨基酸、鞣酸、维生素及人体缺少的锌、铁、钙、锰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及胡萝卜素、果糖、葡萄糖等黄酮类物质和芦丁等药理成份。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桑椹有增强免疫、促进机体造血功能以及抗肿瘤、抗衰老、抗疲劳、降糖、降脂、降血压、护肝、增强记忆力等作用。而蛋白多糖作为桑椹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桑椹蛋白多糖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尚无报道。所以本发明的桑椹蛋白多糖FMP-6-S4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候选药物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60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