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内表面缺陷检测传感器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6584.X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3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虎;闫俊红;王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014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径向定位机构 管道内表面 传感器机构 运动控制器 小车 检测 缺陷检测传感器 定位装置 传感器 定位连接 管道内部 径向定位 控制连接 内壁 轴向 匹配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内表面缺陷检测传感器定位装置,包括:小车、径向定位机构、传感器机构和运动控制器,所述小车的尺寸与待检测的管道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径向定位机构、传感器机构和运动控制器均连接在所述小车上,所述径向定位机构用于检测时与待检测的管道的内壁定位连接,所述传感器机构用于检测时对管道内表面缺陷进行检测;所述运动控制器与所述小车和径向定位机构控制连接。本发明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管道和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可实现传感器在管道内部的轴向、周向和径向定位功能,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使用方便,可有效提高管道内表面缺陷的定位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内表面缺陷检测传感器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管道运输是一种新兴的、经济的运输方式,尤其在输送气体、液体和浆体等散装物品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管道运输系统的安全运行问题已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外经验表明,由于管道的自然腐蚀、老化和变形等原因,管道泄漏已成为管道工业中最经常发生的事故,这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还可能会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准确检测管道腐蚀、老化及变形等缺陷的程度和具体位置,对于减少损失、保持管道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管道内表面缺陷检测的主要目的是判断缺陷的损伤程度和具体位置,以便有针对性地对缺陷部位进行处理,故对缺陷部位进行准确定位至关重要,而对缺陷部位的定位实际上就是对传感器的定位,包括管道内检测传感器的轴向、周向和径向位置。目前,还没有能够对管道内检测传感器进行轴向、周向和径向定位且兼具驱动功能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和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适应性好且成本较低的管道内表面缺陷检测传感器的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对管道内表面缺陷检测传感器进行轴向、周向和径向定位且兼具驱动功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内表面缺陷检测传感器定位装置,包括:小车、径向定位机构、传感器机构和运动控制器,所述小车的尺寸与待检测的管道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径向定位机构、传感器机构和运动控制器均连接在所述小车上,所述径向定位机构用于检测时与待检测的管道的内壁定位连接,所述传感器机构用于检测时对管道内表面缺陷进行检测;所述运动控制器与所述小车和径向定位机构控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小车为电动四轮小车,所述径向定位机构为六足径向定位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四轮小车包括车体和车轮,所述车轮具有四个,且均连接在所述车体的下侧,所述运动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动四轮小车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六足径向定位机构包括电机、丝杆、滑块、连杆、支撑臂、丝杆轴承和支撑臂固定座;所述丝杆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中心,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丝杆轴承驱动连接所述丝杆,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丝杆上,所述滑块上连接所述连杆,所述支撑臂固定座连接在所述车体的外侧,所述支撑臂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撑臂固定座上,所述支撑臂的中部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滑块活动连接,所述运动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具有两个,每个所述滑块上连接有三个所述连杆,相对应的所述车体外侧设置有三组支撑臂和支撑臂固定座,与同一个所述滑块相对应的三个所述支撑臂固定座共面且相互之间的夹角为120°。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臂的端部连接有小轮。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机构包括输出轴控制盒、输出轴、传感器和传感器安装座;所述输出轴控制盒设置在所述车体中,所述输出轴连接在所述车体的前端,所述输出轴控制盒与所述输出轴控制连接,所述输出轴上连接所述传感器安装座,所述传感器连接在所述传感器安装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控制盒内包括角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输出轴的转角和周向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通过螺钉与所述传感器安装座可拆卸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未经内蒙古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65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