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二氧化硫的新型荧光探针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0449.2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9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英;孔秀琪;董宝利;王超;张楠;宋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1/12 | 分类号: | C07D401/12;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二氧化硫 新型 荧光 探针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用于检测二氧化硫的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
式(I)。
2.一种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检测二氧化硫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 4-溴-1,8-二萘甲酸酐与2-氨乙基吗啉加入到乙醇溶液中加热回流,反应结束后抽滤得化合物 4-溴-N-( 2-吗啉基乙基)萘酰亚胺;
(2)将 4-溴-N-( 2-吗啉基乙基)萘酰亚胺与 4-哌嗪-1-苯甲醛加入到乙二醇单甲醚中回流,然后将溶剂旋干,使用柱层析分离得化学结构3;
化学结构3:;
(3)将化学结构3、三氟乙酸与1,2,3,3-四甲基-3H-吲哚鎓碘化物加入到乙醇溶液中回流,然后将溶剂旋干,使用柱层析即得目标探针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4-溴-1 ,8-二萘甲酸酐与2-氨乙基吗啉的摩尔比为0.8: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8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4-溴-N-(2-吗啉基乙基)萘酰亚胺与4-哌嗪-1-苯甲醛的摩尔比为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8h。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化学结构3与1,2,3,3-四甲基-3H-吲哚鎓碘化物的摩尔比为1: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8h。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二氧化硫的荧光探针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探针能应用于环境内SO2的检测评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检测二氧化硫的荧光探针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检测评价时的检测条件为:激发波长为405nm,在530-600nm之间进行荧光发射光谱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044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