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盲孔印刷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5962.0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7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金龙;王忻;金熙永;翁业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瑞咏成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00 | 分类号: | B41M5/00;B41M1/12;B41M7/00;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琳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盲孔印刷工艺,涉及电子产品印刷技术领域。该盲孔印刷工艺,用于对电子产品的盖板的盲孔进行印刷,该工艺包括:采用光阻油墨对盲孔的底面进行印刷,待印刷之后,对盲孔的底面上的光阻油墨进行烘干或者表干;采用具有金属色泽的油墨对盲孔的斜面进行印刷,待印刷之后,对盲孔的斜面上的具有金属色泽的油墨进行烘干或者表干;采用光阻油墨对盖板的玻璃上表面进行边框光阻油墨印刷,待印刷之后,对盖板的玻璃上表面的光阻油墨进行烘干,其中,盲孔形成在玻璃上表面的靠近边缘位置,盲孔的斜面与玻璃上表面相连接。该盲孔印刷工艺对盲孔抛光要求低、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了盲孔按键的3D视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印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盲孔印刷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在手机玻璃盖板110中所使用的盲孔100主要由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盲孔朝上工艺,参阅图1;
第二种:盲孔朝下工艺,参阅图2;
针对第一种工艺的缺陷:
一、盲孔100内容易聚集污垢,降低玻璃盖板110的视觉效果。
二、盲孔底部101即使存在非常微小的抛光瑕疵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对盲孔底部101的抛光要求非常高,大大降低了生产良率和效率,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成本。
针对第二种工艺的缺陷:
一、盲孔孔口103处油墨厚度较其他地方更薄,这个部位总是看得到环形色差或漏光。为了弥补色差,业内的做法是加印补强油墨,使得盲孔100周边油墨厚度超标在盲孔孔口103周围发生油墨段差。
二、盲孔虚拟按键的3D效果差。
三、盲孔底部101和盲孔斜面102的油墨是喷涂上去的,而其余BM印刷120部分则采用了传统的网板丝印技术,由于印刷工艺的不同,即使使用了相同的油墨也很难做到油墨颜色一致的效果(有色差)。
四、盲孔底部101油墨表面凹凸不平(形成微小粗糙面),不利于电容式指纹识别芯片读取指纹图像,主要表现在指纹图像有坏点、坏点多,严重时无法识别指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盲孔印刷工艺,该盲孔印刷工艺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盲孔底部印刷和斜面印刷难度大、虚拟按键视觉效果差以及盲孔底部抛光要求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盲孔印刷工艺,用于对电子产品的盖板的盲孔进行印刷,所述工艺包括:
采用光阻油墨对所述盲孔的底面进行印刷,待印刷之后,对所述盲孔的底面上的光阻油墨进行烘干或者表干;
采用具有金属色泽的油墨对所述盲孔的斜面进行印刷,待印刷之后,对所述盲孔的斜面上的具有金属色泽的油墨进行烘干或者表干;
采用光阻油墨对所述盖板的玻璃上表面进行边框光阻油墨印刷,待印刷之后,对所述盖板的玻璃上表面的光阻油墨进行烘干,其中,所述盲孔形成在玻璃上表面的靠近边缘位置,所述盲孔的斜面与玻璃上表面相连接。
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在采用光阻油墨对所述盖板的玻璃上表面进行边框光阻油墨印刷,待印刷之后,对所述盖板的玻璃上表面的光阻油墨进行烘干,其中,所述盲孔形成在玻璃上表面的靠近边缘位置,所述盲孔的斜面与玻璃上表面相连接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盲孔的斜面的具有金属色泽的油墨与所述盖板的玻璃上表面的边框光阻油墨之间的漏光点填充油墨,待填充之后,对所述漏光点的填充油墨烘干。
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将所述盲孔的斜面的具有金属色泽的油墨与所述盖板的玻璃上表面的边框光阻油墨之间的漏光点填充油墨,待填充之后,对所述漏光点的填充油墨烘干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瑞咏成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瑞咏成精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59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