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红外荧光探针铁纳米簇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028871.2 申请日: 2018-01-12
公开(公告)号: CN110026562B 公开(公告)日: 2022-04-15
发明(设计)人: 张菲;严永菲;吴晓曼;李妍;来萌萌;高亚;周庆蒙;赵野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B22F9/24 分类号: B22F9/24;C09K11/60;B82Y40/00;G01N21/64
代理公司: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代理人: 王秀奎
地址: 300387 ***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红外 荧光 探针 纳米 合成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近红外荧光探针铁纳米簇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利用牛血清白蛋白为模板和保护剂,以氯化铁为铁源,水合肼为还原剂,在室温水相的条件下合成荧光铁纳米簇,再以荧光铁纳米簇作为近红外荧光探针,在室温下利用荧光强度变化对溶液中Cu2+的含量进行简单、快速、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近红外荧光探针铁纳米簇的“绿色”合成方法和制备的铁纳米簇在实际样品中对检测Cu2+的应用。

背景技术

金属纳米簇是光致发光的半导体纳米团簇,主要有金纳米簇,银纳米簇,铂纳米簇及铜纳米簇等。金属纳米团簇是由Au、Ag、Pt等金属的几个至几十个原子组成的具有荧光、水溶性的分子级聚集体。相比金纳米簇,银纳米簇和铂纳米簇,铁纳米簇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企业等优点。铁纳米簇的直径在~2nm左右,自铁纳米簇被发现以来,由于其具有独特的荧光性质,无毒性,尺寸较小且均匀,水溶性好现已广泛应用于检测各种负离子、重金属离子和生物小分子。然而,铁纳米簇在分析检测中得到的关注较少。

继锌和铁之后,铜元素是人体中第三丰富的金属元素,并在广泛的生物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铜作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多巴β-羟化酶和酪氨酸酶等人体中几种重要的生物酶的辅因子,对人类的健康起到了不容忽视的调节作用。但是,如果铜离子在人体内的浓度过高,则会抑制人体中一些必需酶的活性,使相关生物氧化或者还原过程产生异常,从而引发肝损伤,肾损伤和神经变性疾病,如威尔逊氏病、阿尔茨海默氏病以及与之相关的氧化应激病症,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人体吸收铜元素的主要途径是食物和饮水中的Cu2+,因此须严格控制这些物质中的Cu2+含量以确保食品与饮水安全,美国国家环保局(EPA)设定的饮用水中铜离子的安全限度为1.3ppm(约20μM)。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废弃物中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Cu2+,如果排放不当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继而威胁到人类健康。因此,开发定量检测水中Cu2+离子的各种技术是及其必要的。

在众多金属离子中,铜离子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人体摄取过多的铜则会造成严重的副作用例如肝损伤,肾损伤和神经变性疾病。含铜废水排入水体后会对水生生物产生很大毒性。在本项目中旨在制备出灵敏度高、检出限低、选择性好的铁纳米簇,用于环境污染物——铜离子的检测与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溶的、无毒性的、室温合成的、易储存的、近红外发射的荧光铁纳米簇的合成方法,且在室温下利用荧光强度变化对溶液中Cu2+的含量进行简单、快速、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检测。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利用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板和保护剂,以氯化铁为铁源,水合肼为还原剂,在室温水相的条件下合成荧光铁纳米簇(BSA-Fe NCs),以此为探针利用荧光强度变化对溶液中Cu2+的含量进行检测。

基于近红外荧光探针铁纳米簇的二价铜离子检测方法,以高纯水、铁纳米簇分散体系和待测样品组成二价铜离子检测体系,检测加入待测样品前后的荧光强度变化,对比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样品中二价铜离子的含量,线性方程为F0/F=1.00+100.15C,F0为不加入二价铜离子时的荧光强度检测值,F为加入二价铜离子后的荧光强度检测值,C为二价铜离子浓度,即待测样品中的二价铜离子的浓度。

上述检测方法中,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10-4-1.0×10-2M,检出限为7.23×10-5M。

上述检测方法中,高纯水2.8mL、铁纳米簇分散体系1.0mL和待测样品0.2mL组成二价铜离子检测体系4.0m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师范大学,未经天津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88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