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灸针生产方法及针灸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8784.5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8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冯超;卡琳·玛丽·苏瑞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超;卡琳·玛丽·苏瑞妮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B23P15/00;B21G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知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9 | 代理人: | 陈瑞泷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灸 生产 方法 | ||
1.一种针灸针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一铝棒按要求尺寸截断;
在铝棒中心开孔形成若干管体(2);
将管体(2)进行染色;
取一针体(1),在针体(1)的一端加工出4道以上的褶皱部,所述褶皱部向着一个方向倾斜,将针体(1)的末端弯折180°形成重叠部分;
取一管体(2),使针体(1)的另一端从管体(2)中间通孔穿过,并施加拉力使褶皱部完全位于管体(2)的中间通孔内;
从径向上挤压管体(2)的一端,使管体(2)变形而使通孔内壁与针体(1)接触;
将所述针体(1)的另一端加工成尖端;
将管体(2)进行染色的步骤包括:
S11:对管体(2)进行除油清洗;
S12:对管体(2)进行化学抛光,并用清水进行清洗;
S13:对管体(2)进行阳极氧化并清洗7-8次;
S14:对管体(2)进行着色;
S15:对管体(2)进行封孔,并清洗烘干;
针体(1)褶皱部通过模具压合形成,模具包括:具有(3)道以上平行的凹槽的底模具和具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起的顶模具,所述针体(1)在底模具和顶模具之间挤压形成褶皱部;
所述凹槽的宽度为0.5-1mm,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5-1mm, 相邻两个凹槽的距离为3-5mm;
所述管体(2)由铝合金材料制成,针体(1)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管体(2)通孔的直径为0.4-0.5mm,针体1为0.05-0.2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针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针体(1)的另一端加工成尖端之前,还包括,将管体(2)的长度截短到1.8-4cm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针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加工好的针灸针放置在透明塑料管中,管体(2)通过粘胶与塑料管内壁粘接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灸针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部分的长度为0.4-0.6cm。
5.一种针灸针,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针灸针生产方法生产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超;卡琳·玛丽·苏瑞妮,未经冯超;卡琳·玛丽·苏瑞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878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艾灸用电子点火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针灸治疗的放血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