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谷物发酵功能性红曲粉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0975.5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5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慎;杨成龙;陆东和;黄颖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1/02 | 分类号: | C12P1/02;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35000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谷物 功能性红曲粉 发酵 生产工艺 谷物培养基 洛伐他汀 液体种子 红曲菌 红曲霉 目标代谢产物 谷物混合物 固态培养基 燕麦 发酵调控 固态发酵 恒温培养 物质积累 制备谷物 培养基 打散 后冷却 重量比 烘干 灭菌 补水 沥干 洗净 摇瓶 薏米 代谢 浸泡 | ||
1.一种谷物发酵功能性红曲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谷物培养基:将经洗净的燕麦与薏米按1:(3-6)的重量比混合制成谷物混合物后,经浸泡、沥干和灭菌后冷却、打散制得谷物培养基;
B培养红曲菌液体种子:将红曲菌于斜面培养基培养5天-8天后,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60小时-80小时;
C固态发酵培养:在经步骤A制得的谷物培养基中接入经步骤B制得的红曲菌液体种子,于恒温培养23天-30天,期间补水并间断摇瓶;
D烘干成品:将经步骤C制得的红曲经通风干燥后研磨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物发酵功能性红曲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制备谷物培养基的具体方法:
将经洗净的燕麦与薏米按1:(3-6)的重量比混合制成谷物混合物后,浸泡10小时-15小时,之后沥干并加入营养补充剂,于115℃-125℃灭菌15分钟-25分钟,经冷却后打散制得谷物培养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谷物发酵功能性红曲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补充剂包括甘油0.5份-1.5份、蛋白胨2份-3份以及柠檬酸三钠0.05份-0.15份,前述各成分按以上重量份进行配比;每100克谷物混合物中含有营养补充剂2.55克-4.65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物发酵功能性红曲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固态发酵培养的具体方法:
在经步骤A制得的谷物培养基中接入经步骤B制得的红曲菌液体种子,每100克谷物混合物中接入3mL-6mL红曲菌液体种子,于28℃-33℃恒温培养23天-30天,培养35小时-55小时后按每100克谷物混合物加入8mL-13mL无菌水进行补水,恒温培养期间每9小时-15小时摇瓶一次以防止培养基结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物发酵功能性红曲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烘干成品的具体方法:将经步骤C制得的红曲于50℃-70℃通风干燥,之后研磨制得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物发酵功能性红曲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曲菌为紫红曲霉或丛毛红曲霉。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谷物发酵功能性红曲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培养红曲菌液体种子的具体方法:
a斜面培养基培养:将10°Bé麦芽汁与2%琼脂混合,pH自然,于115℃-125℃灭菌15分钟-25分钟后冷却成型得斜面培养基,将红曲菌孢子悬液接种于该斜面培养基上,红曲菌孢子悬液与斜面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20-30),于25℃-33℃培养5天-8天;所述红曲菌孢子悬液的孢子浓度为1.5×10
b液体种子培养:每1mL经步骤a制得的菌种内注入1.5mL-2.1mL无菌水制成菌种悬浮液,吸取菌种悬浮液接种于液体培养基,菌种悬浮液与液体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20-30);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为1%-2%葡萄糖、0.5%-1%蛋白胨、0.5%-1%大米粉、0.05%-0.1%MgS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097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