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自动化降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3941.1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3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先鹤;詹习生;吴杰;姜晓伟;杨青胜;吴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435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自动化 降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自动化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仓库或者其他工作环境中在使用过程中会存放一些易燃易爆的产品,这样在高温的条件下就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发生事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目前大多通过操作人员感知温度,当温度感觉较高时,开动降温装置进行降温,采用此方法温度控制精度较低,耗费能源也较高。同时操作人员必须在工作环境内对降温装置进行控制,无法实现远程控制,效率低,使用不方便,往往不能做到及时降温处理,导致产品过热损坏,带来较大的损失。
在温度感应信号传输中,功率放大器具有一定的线性区域,功率放大器的成本取决于其线性区域的大小。具有高峰均比的信号会降低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并且增加功率损耗,这对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功率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域,并提高其效率,这就要求进入功率放大器的信号峰均比必须在一定范围以内。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常使用削波技术来降低进入功率放大器的信号峰均比,但不幸的是削波技术的引入,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信号失真,以及带外频谱扩展或者邻道干扰等问题。OFDM系统峰均比平均功率比较高,对非线性效应很敏感,这就要求发射机的一些部件,例如高功率放大器、A/D和D/A转换器等具有很大的线性动态范围,使得实现成本增加。同时,这些部件的非线性也会对动态范围较大的信号产生非线性失真,造成子信道干扰、信号幅度及相位的畸变,从而影响OFDM系统的性能。因此,如何降低OFDM系统的峰均比是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关键。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目前大多通过操作人员感知温度,当温度感觉较高时,开动降温装置进行降温,采用此方法温度控制精度较低,耗费能源也较高,无法实现远程控制,效率低,使用不方便。
本发明的温度感应信号传输中,现有的通信系统中存在的信号容易失真,造成子信道干扰、信号幅度及相位的畸变,从而影响传输性能;数据不准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自动化降温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自动化降温系统,所述新型自动化降温系统主要由主控模块、降温模块、报警模块、显示模块、温度感应模块构成。
所述主控模块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单位时间内进入恒温室的能量减去单位时间内由恒温室流出的能量等于恒温室中能量蓄存的变化率;即
上述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是:
式中C1—恒温室的容量系数(包括室内空气的蓄热和设备与维护结构表层的蓄热)(千卡/℃);
θa—室内空气温度,回风温度(℃);
G—送风量(公斤/小时);
c1—空气的比热(千卡/公斤);
θc—送风温度(℃);
qn—室内散热量(千卡/小时);
θb—室外空气温度(℃);
γ—恒温室围护结构的热阻(小时·℃/千卡)。
将上式整理为:
或
式中T1=R1C1—恒温室的时间常数(小时)。
—为恒温室的热阻(小时/千卡)
—恒温室的放大系数(C/℃);
—室内外干扰量换算成送风温度的变化(℃);
式为恒温室温度的数学模型;式中θc和θf是恒温的输入参数,或称输入量;而θa是恒温室的输入参数或称被调量。输入参数是引起被调量变化的因素,其中起调节作用,而起干扰作用;输入量只输出量的信号联系成为通道;干扰量至被调量的信号联系成为干扰通道;调节量至被调量的信号联系成为调节通道;
如果式中是θf个常量,即θf=θf0,则有
如果式中θc是个常量,即θc=θc0,则有
此时式成为只有被调节量和干扰量两个的微分方程式.此式也称为恒温室干扰通道的微分方程式;
当恒温室处在过渡过程中,则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师范大学,未经湖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39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